工伤
认定
工伤认定栏目为您提供最新工伤认定相关知识和资讯,包括工伤申报、工商认定范围、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标准、工伤认定时效等相关内容,并有专业的律师为您在线免费解答有关问题。
[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护理费上调每月最高涨二百
下月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人员护理费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调整额度最高直涨202.13元。调整范围为去年年底前享受生活护理费待遇的工伤人员。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发布“关于北京市2009年调整工伤人员护理费的通知”,具体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费低于1863.13元的,调整到1863.13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低于1490.5元的,调整到1490.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标准]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及待遇规定
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前提条件。符合《保险条例》规定的条件的应认定为工伤或视为工伤,否则,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为工伤。工伤有医疗期的规定,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有医疗期的规定,并根据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关键词」工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待遇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标准]
职工非因工负伤致残时 用人单位怎么办
按照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6条的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负伤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受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标准]
非工作岗位因工作原因致伤
争议焦点:在非工作岗位但因工作原因致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点评与结论:《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作时间在本单位从事日常生产、工作”致伤残或死亡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投诉后就开展调查,认为田某某虽然致伤地点不是在本工作岗位,但他是受领导(车间主任)指派离开本工作岗位到另一车间拿工具的,故其受伤地点应属于工作场所。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标准]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限规定
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标准]
享受患病或非因工受伤医疗期的期限
劳动者医疗期限的长短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2、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的长短。3、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期间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根据以上三个因素对劳动者的医疗期期限作出了3个月至24个月的规定:(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申报]
申请工伤补偿办事程序
受理如材料不全的,工伤保险部门出具《补齐材料通知书》,告知申请人补齐相关材料。 如单位、员工或亲属的申请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且材料齐全,工伤保险部门正式受理,出具《收文回执》给申请人。 三、补偿对符合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条件的,工伤保险部门根据有关材料,通过电脑系统核算出该员工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补偿额。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申报]
未参保员工申请工伤认定须知
未参保员工申请工伤认定须知 一、申请条件:1、伤(亡)者是在深圳市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的员工; 2、申请人是用人单位、受伤害的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 3、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员工(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向工伤保险部门提出书面工伤认定申请(职业病的需先到市卫生防疫站或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确诊)。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申报]
工伤的申报与认定
单位职工因工伤害(含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和旧伤复发)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应及时向参加工伤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市、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十五日内(不论是否治疗终结)及时填写《苏州市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登记表》,申请工伤认定。 (2)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接到单位工伤报告后,应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并在事实调查清楚后的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范围]
职工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应当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范围]
上下班途中遇车祸应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遇车祸应认定为工伤 国务院近日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个体户应为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务院新出台的条例规定,个体户也应为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标准]
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1)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下:一是行政复议办法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此也自然不能进行行政诉讼。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标准]
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条例》、《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第三条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工伤认定工作。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遵循《条例》规定的原则,注重保护遭受事故伤害职工的利益。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程序]
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原则
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标准为尺度;定性正确,定量准确;及时、公正、合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为企业服务。 省、市、县的劳动鉴定委员的职责范围 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劳动鉴定委员的职责范围各有不同,大体划分如下: 1、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职责范围: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鉴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2)制定本地区劳动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程序]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和因工伤残程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和因工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工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根据渝办发[2003]12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调整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和因工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委员会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维权流程要点
先证明与用人单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受伤职工应当对是否与用人单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负举证责任,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即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据。 维权提示:农民工或临时雇佣工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时,用工单λ往往以δ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交以下材料证明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
咨询律师:
肖本岗

[工伤认定程序]
二级伤残鉴定标准
三肢瘫肌力3级; 3)偏瘫肌力≤2级; 4)截瘫肌力≤2级; 5)双手全肌瘫肌力≤3级; 6)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7)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8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3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 8)全面部瘢痕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毁容; 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 10)双下肢高位缺失; 11)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2)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 13)双膝以上缺失; 14)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15)同侧上、下肢瘢痕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6)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 1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18)无吞咽功能,完全依赖胃管进食; 19)双侧上领骨完全缺损; 20)双侧下领骨完全缺损; 21)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领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 cm2(注:2是平方 22)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呼吸困难ⅲ级; 23)心功能不全三级; 24)食管闭锁或损伤后无法行食管重建术,依赖胃造痰或空肠造瘘进食; 25)小肠切除3/4,合并短肠综合症; 26)肝切除3/4,并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评残有什么具体程序
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别和评定。一共有十个级别。 劳动鉴定与工伤评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性质上来说,劳动鉴定是工伤评残的基础。从程序上来说,是先鉴定后评残。从范χ来说,劳动鉴定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
咨询律师:
刘波

[工伤认定程序]
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评残的依据,并建议魏某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但魏某仍怒气难消,临走时愤愤不平地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以后再也不信劳动鉴定委员会了。不服咱找法院告状去,我就不信民告不倒官,咱老百姓就没地儿讲理。”问: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究竟该如何处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1)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咨询律师:
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