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交通
肇事

交通肇事栏目为您提供最新交通肇事相关知识和资讯,包括交通肇事知识、交通肇事罪等相关内容,并有专业的律师为您在线免费解答有关问题。

[交通肇事知识] 酒后驾车纵容者应负什么责任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按此说法,同饮者如果明知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违法,还千方百计劝酒,就有“强迫”之嫌;如不劝阻其驾驶,则有“纵容”之嫌。 同样,如果酒店经营者明知机动车驾驶人饮酒、醉酒,而不采取积极措施,劝阻其驾驶,亦有“纵容”之嫌。
咨询律师: 方亮辉
等不文明违法行为新增了罚款款项,这些款项的增加,将为沈阳市文明出行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管理依据,对文明交通进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区内不避让行人的将被罚款20元,而向车外抛撒物品的将被罚款50元。 私家车主张艳对此表示:“对不文明的行车习惯
咨询律师: 方亮辉
流程,严格执行处罚前告知、听证等法定程序, 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加强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和行政拘留案件的法制审核把关,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 法律文书规范齐全。发现对违法犯罪行为不查处、不立案、降格处理或者违反规定撤销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干扰执法办案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要严肃追究有关民 警和领导的责任。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样认定
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 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咨询律师: 胡骅
[交通肇事知识]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行驶行为的继续化, 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这是一种违反人类道德的行为,法律必将给予严惩。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含量,为醉酒驾驶临界值3倍多,属于超级“醉酒”。 4、佛跳墙、醉虾、啤酒鸭等在制作过程中加酒精的菜肴,吃了后也会被误认为酒驾。 5、吃药或抽烟也有可能被仪器测出为“酒驾”。
咨询律师: 胡骅
[交通肇事知识]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要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对比五一前后酒驾处罚标准
今年2月25日和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和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这标志着从今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将由交通违法行为升级为犯罪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五一”之前和之后,“酒驾”和“醉酒”的处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5月1日之前,罚款400元暂扣驾照1-3个月 5月1日之后,暂扣6个月驾照,并处1000-2000元罚款。再次酒后驾驶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五一后将实施酒驾新规定
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后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 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衍变为刑事犯罪行为。 而公务员醉驾几乎等同于砸掉自己的“铁饭碗”。《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咨询律师: 胡骅
[交通肇事知识] 2011年醉酒驾驶处罚新标准
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 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刑法规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2011年酒后驾车处罚新规定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即可达到20毫克;喝一瓶啤酒,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即可达到80毫克。 刑事行政处罚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咨询律师: 胡骅
责任谈谈自己的看法。从法律方面来分析,判断酒友是否承担责任,主要是看酒友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程度。 在喝酒过程中是否有强行劝酒的行为以及明知道他人不能喝酒而故意劝酒。劝酒者明知被劝酒者酒后要驾车,就应该预见到会发生交通事故,不要心存侥幸,对被劝 酒者有轻信其能够避免交通肇事的疏忽心态。当被劝酒者喝醉时其思维自控能力明显降低,如果再驾车,必然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咨询律师: 胡骅
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要看肇事者所承担事故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相关条文规定 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交通肇事罪。 量刑标准: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咨询律师: 胡骅
[交通肇事知识] 交通肇事量刑标准
行为不是交通肇事行为,而是故意伤害。过失是行人应该认识到结果的发生而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结果的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最终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导致交通事故是一种过失行为,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肇事行为。发生意外的情况,也就是意外事件,主要是指发生了当事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由于客观原因使道路状况变化、刹车失灵等。
咨询律师: 方亮辉
逃逸对事故责任的相关影响。本文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对逃逸当事人的责任作出了几种认定,以下是律咖网你做出的相关解读,由律咖网交通事故频道总结。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肇事逃逸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的规定,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
咨询律师: 胡骅
轰动一时的杭州飙车案渐渐的冷却下来了,检方最终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公众并不是都明白检方此举的“重大意义”:首先将胡斌从死刑或重刑中排除,因为交通肇事罪最高刑期为7年;其次,检方及公安机关一直没有进行有关故意杀人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侦查或审查;最后,法院虽然可以作出与检方指控不同的判决,但是其几率非常小。
咨询律师: 方亮辉
[交通肇事知识] 交通标线常识
交通标志、标线被人们称之为“无声的交警”,它向人们提示着在行车、走路时该怎样走,应注意什么等等交通信息,对维护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交通标线共有17种,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1、车行道中心线。颜色为白色或黄色,作用是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2、车道分界线。白色虚线,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 3、车行道边缘线。白色,用来表明车行道边线。
咨询律师: 胡骅

交通法专家律师

刘波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4 业务咨询人数: 90

受过系统的法律相关专业知识训练,律师执业后,办理了众多民商事及刑事案件,担任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擅长刑事辩护,公司业务、民事诉讼。以严谨细致的工作风格及卓越的管理、执行能力得到当事人及企业负责人的一致认可。努力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工作中做出较大的贡献。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