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作为相对方可以采用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专利获得情况,及时提出无效宣告的方法来预防被诉侵权的风险。
另外,一旦被诉侵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被告在答辩期内对原告的专利权提出无效宣告并请求法院中止审理的,除有确凿证据证明专利权的法律效力稳定的情况以外,人民法院应中止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等待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无效请求审查决定。而被告在答辩期间届满后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不应当中止诉讼,但经审查认为有必要中止诉讼的除外。
申请材料准备:
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应当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和必要的证据一式两份。无效宣告请求书应当结合提交的所有证据,具体说明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并指明每项理由所依据的证据。 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不符合规定格式的,无效宣告请求人应当在专利复审委员会指定的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的,该无效宣告请求视为未提出。
不予受理的情形:
1、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格式及内容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四条规定的。
2、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无效宣告请求作出决定之后,又以同样的理由和证据请求无效宣告的。
3、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但是未提交生效的能够证明权利冲突的处理决定或者判决的。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告何某诉被告江苏省吴县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侵害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原告何某的“整体形小青瓦”是一种新型屋面复盖瓦片,1986年7月17日,原告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是:1、呈圆弧筒形;2、瓦内外两面相隔一定距离有一台阶;3、宽度与小青瓦等宽,长度4-7级,级距约30-50厘米,中国专利局于1988年2月28日授予其实用新型专利权。被告吴县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的“新型多节瓦”,是1987年10月4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是:1、呈圆弧形;2、盖、底瓦正面呈多节状;3、盖瓦各节长度等于宽度,一般4-7节,每节约30-60厘米;4、盖瓦前沿反面有一宽0.5-1厘米、深0.3-0.8厘米的凹槽,底瓦后沿正面有一凸径,盖、底瓦凹凸连接嵌合;5、底瓦有一平面,起稳定作用。中国专利局于1988年8月4日予以公告并授权。此后,被告将“新型多节瓦”技术先后转让给18个单位使用,1988年7月,原告何某从电视、报刊的广告中得知被告正在转让的“新型多节瓦”技术主要形状特征属于“整体形小青瓦”专利保护范围,以被告侵害其专利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专利无效程序的应用”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