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审查 > 刑事诉讼证据认证标准及关联性
刑事诉讼证据认证标准及关联性
发表时间:2012-06-23 浏览次数:156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沈某,男,1957年生,大学文化(某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系某市卫生监督站职工。

被害人孙某,女,1962年生,初中文化,下岗人员,暂住某市某路某弄某室504室。

1998年至事发,沈某与离家出走的孙某同居。期间,沈某发现孙某吸毒,曾多次提供钱款帮助孙戒毒,但未果。后孙因吸毒不断而向沈索要钱财,沈又借给孙6万元。2000年10月初,沈某安排孙某借住在某市某路某弄某号504室。同年10月18日至 19日间,沈某至上述住处,使用煤气杀人的手法,将孙某杀死。

2000年10月 21日18时许,沈某到某公安派出所报案称,当日下午3时许,发现孙某死于他上述借住处。警方接报后,即派员至现场勘查发现,孙某倒在卧室地上已死亡;灶间煤气管脱落,分析存在他杀的可能。尸检后又发现孙心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高达65.69%,确认系煤气中毒死亡。公安人员又对沈某于10月21日的行踪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沈不具备该日到达过现场的时间条件,且沈在报案前应知道孙已经死亡,报案时隐瞒这一事实,怀疑沈有作案嫌疑,遂对其拘押审查。在侦查阶段,沈某未就指控的故意杀人事实作过供述。

   二、证据的审查分析

本案的控诉方针对上述指控事实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但法院经审理确认,指控证据尚不能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诉讼中,由于对诉讼证据的证明要求认识不一,故在判断上亦产生过不同的观点,有人内心确认沈某是犯罪人,故主张可以定罪。笔者亲历了本案整个审理过程,在此结合该案控诉方和辩护方的证据及意见,并进行一番实证分析。

   (一)关于报案人以及现场情况

1、公安机关《现场勘查笔录》证实,中心现场在某路某弄某号502室,该室为一室一厅结构。煤气灶上放有菜锅和铝制水壶,煤气灶上开关呈关闭状,煤气灶后面靠近墙壁处用于连接煤气灶和管道的一根橡皮管脱落,管道阀门、煤气总开关呈关闭状。孙某倒在卧室地上已死亡。现场有两扇门,铁门、木门,门窗无异常。厨房内灶具、煤气管阀门及连接灶具和煤气管阀门的橡皮管上未发现任何指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刑事诉讼证据认证标准及关联性”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证据收集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8 律咖推荐指数:96 业务咨询人数: 136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