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毒品案件疑难解析——以非常规形式存在的毒品认定问题
毒品案件疑难解析——以非常规形式存在的毒品认定问题
发表时间:2015-05-28 浏览次数:236

司法主流观点:司法实践中,新型毒品不断出现,有些毒品的种类、成分、形式非常复杂,如果不作含量鉴定,很难确定其危害社会的程度。尤其是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有证据表明毒品可能大量掺假,或者是多种成分的混合型毒品的案件,应该作毒品的成分和含量鉴定,以确保定案证据的确实充分和死刑适用的准确。对于经鉴定毒品含量极少,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鉴定,存疑无法排除的,对被告人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对于以非常规形式出现的毒品的认定

毒品的种类繁多,每种毒品都有通常存在的形式,比如海若因通常是以压成块状的白色粉末状存在,也有部分案件直接以粉末状出现。但是人别时候某类毒品会以较为特殊的形式出现,致使它的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因此,在毒品犯罪案件中,尤其是在审理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时,要特别注意此种情况。

关于摇头丸的认定

摇头丸本身并不是一种毒品名称,目前尚没有量刑标准,所以,在审理摇头丸案件时,重点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也就是定性分析。当确定主要成分是何种毒品后,摇头丸就应认定为该种毒品,对其中含量较高的,可以将摇头丸的数量认定为此种毒品的数量,再根据此种毒品的量刑标准考虑量刑。

涉及多种毒品的犯罪案件的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多种类毒品的情况并不鲜见,在对此类案件中的被告人使用死刑立即执行时,应如何把握死刑量刑数量标准,一直是毒品案件审理工作中的难点。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毒品种类规定了适用死刑的数量标准,有的没有规定,因此,司法机关在量刑时,通常会先考虑危害性大(包括毒性和数量)并有明确量刑标准的毒品,其他种类毒品的数量可作为量刑的从重情节加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量刑标准不一样的不同种类毒品的数量,不能简单相加。比如,行为人贩卖的毒品种类有海洛因、杜冷丁和替苯丙胺,其中海若因毒性最大又有死刑量刑数量标准,而杜冷丁和替苯丙胺没有明确的死刑量刑数量标准,那么,量刑时首先要考虑海若因的数量,再把杜冷丁和替苯丙胺的数量作为量刑的从重情节加以考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毒品案件疑难解析——以非常规形式存在的毒品认定问题”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5 业务咨询人数: 93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