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变造人民币,出售,运输变造人民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变造人民币,出售,运输变造人民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发表时间:2013-08-26 浏览次数:59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下面是律咖网小编整理的网友们犯罪法律咨询相关内容,希望能解决你们的疑问,如有其它免费刑事律师咨询相关疑问,可登录律咖网进行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1条第2款规定:“变造人民币、出售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50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3条规定:“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所谓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拼接等方法加工处理,以增加货币面值或增大货币数量,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构成如下:

(1)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3)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对之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应注意的是,构成本罪不一定必须具有营利或者流通使用的目的,因此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变造货币数量较大的即可构成本罪。

(4) 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拼接等方法对真币进行加工,使货币面值增大或币量增多,数额较大的行为。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变造货币是在一定的真币基础上进行加工的行为,因而必须保留一定的真币原貌;而伪造货币纯粹是无中生有的行为,因此制造出的纯属与真币无关的新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变造人民币,出售,运输变造人民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2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