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春运客票紧张,加之黄牛党倒票猖獗,民间涌起一股要求实行火车票实名制的呼声。关于实名制最早的建议出现在2003年7月,蔡茂松在《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应该实行火车票实名制以打击倒卖车票的现象,此后类似建议此起彼伏,年年不断。往年,针对这类呼声,铁道部门都以人力、设施不足为由而拒绝采纳,但2010年,事情发生了变化,铁道部下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和成都铁路局决定在部分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并推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实名制下,旅客需要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在其它站购买这些车站的异地、联程等车票也要凭有效证件,车票票面上会增印旅客身份信息。乘客可以通过各火车站售票窗口、铁路设立的集中售票处、火车票代售点、电话订票等4种渠道购买实名制车票。电话订票则仅受理居民身份证。如果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售票系统会自动读取身份信息,若使用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则要由售票员录入旅客身份信息。团体订票时,也要通过订票网站逐一对应提交乘车员工的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居民身份证类型。售票和购票中,售票员需要核实有效身份证件,旅客也要认真核实票面上的身份信息,因为两者的不一致会直接导致无法进站上车。进站时,要同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车票,工作人员核对相符后,才可进站上车。而无论哪种渠道购得的车票,改签或退票时,同样需要核实票、证的一致性,不一致的不办理改签、退票。
2010年1月21日7时3分17秒,中国首张春运实名制火车票预订成功。
实名制不会增加哪怕一张车票
铁道部应民意呼声试点火车票实名制,但试点实行之后,民意对于实名制却并非一致拥护,而是涌现出相当强大的反对声浪。
从包括我在内的反对者来看,实名制解决的只是火车票分配不均的问题,而无法触及那些引起群众“春运之痛”的实质点,最终,实名制的实行很可能不但连不均都解决不了,而且还要付出相当的社会代价。
春运这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与运力有关,与中国的人口及国土面积有关,更与中国人在春节这一特定时间段的集体出行习惯有关。从供需角度理解,春运的拥挤、买票难问题基本上是难以彻底解决的,除非中国在短期内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社会结构,或者人们改变出行习惯,否则,即便寄望于扩大运力也不现实,因为如果运力大到了连在春节都不拥挤的话,那么在平时必然是极大的浪费。
既然春运时期的车票紧张问题本质上不可避免,那么所谓黄牛倒票导致购票难的说法自也难以成立,因为被黄牛倒走的票并没有消失,最终还是要流到消费者手里,因此,“黄牛”倒票只关乎消费者的公平购票,与车票紧张无关。实名制不会增加哪怕一张车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火车票实名制得不偿失,倒票黄牛党并没有消失”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