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教育 > 浅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06-02 浏览次数:152

摘 要: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趋突出。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由农村来到城市上学容易发生无学可上,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入学等现象。本文对当前处于义务教育时期流动儿童的一些教育现状作了浅要分析,如学生辍学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问题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家庭现象也日益凸显出来。在此现象的基础上出现了流动儿童。根据范先佐在《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所谓流动儿童即指那些在户籍所在地或是在父母打工所在地出生,但不具有父母打工所在地城市户籍,而被留在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学习的农民工子女,是与那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户口所在地的“留守儿童”相对而言的。随着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劳动资源的不断加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移到了城市。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加大,流动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了1.2亿,其中流动儿童有近2000万。流动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多,使得他们的教育备受关注。本文对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做了一些梳理,期望能为流动儿童接受优质、平等的教育提供帮助。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流动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流动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国家就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但收效甚少。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仍然令人堪忧。 

(一)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现状 

在全国各种不同类型的适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辍学率依然偏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4.8%,高于全国儿童的失学率3.3%。此外,2003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对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到9.3%。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儿童不能适龄入学,6周岁儿童中有46.9%的人没能按时入学接受教育,有20%的9周岁儿童还在上小学一、二年级,13,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孩子占到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在12——14周岁儿童中有60%的孩子已经开始工作。总的来说,当前流动儿童的入学率偏低,失学率偏高,超龄上学的现象十分的普遍。 

流动儿童在现行情况下,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进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另一种是到简易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再有一种就是民办贵族学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浅析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其它社会热点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19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