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教育 > 民办教育催生体制裂变
民办教育催生体制裂变
发表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25

在东部,关于民办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一种精神和梦想支撑下的“万里模式”破土而出,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杂交稻”的新品种长势喜人;一种理念孵化出的“教育股份制”在东海之滨的小城正在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迎着人们惊喜、惶惑的目光呱呱坠地。

与此同时,在南方,连锁经营、教育经理人的问世,完成民办教育在夹缝中的突围。

宁波:“万里模式”撕开裂缝

“我就是‘杂交稻’!”徐亚芬爽朗地笑起来。江南女人特有的温婉和职业化的干练如此奇妙地融合在她身上。在教育界,“万里模式”被称之为“杂交稻”有着另一层含义,即其特点在于既能享受公办学校的体制优势,又能灵活运用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

徐亚芬是从公立学校“杀”出来的。1992年,她就任宁波机械学校的党委副书记。600个学生的学校,竟有200个老师!人浮于事、教育资源利用率极低的现象使她强烈地感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积弊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1993年5月,她和另一位志同道合者应雄接管了濒临倒闭的宁波机械局职工学校,将其更名为培训中心,开始了大胆的教改尝试。他们做出的承诺让许多人迷惑不解:办校不用国家一分拨款,亏了自己承担,成功了办学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国家所有。这个直冒“傻气”的承诺让人们议论纷纷。

徐亚芬6年办了8所学校,从创业时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1500余名教职工,从当初接管的36名学生发展到现在1.2万余在校生,从职业培训起步发展到现在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大类型,教育总投资突破6亿。

与此同时,万里的教学质量也快速提升。从1997年至今,万里国际学校高中部连续一次性全部通过各科省证书会考,并达到省1级水平;英语特色教育、自主式教学、“学生点老师”等教学模式的创新都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就在众多的民办学校面临着生源不足的窘境时,万里的在校生规模却急剧扩充,招生计划数与生源数高达1∶5。

万里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办学理念:引入市场经济的成本概念,严格成本核算;接受双重的考核评价标准,既有政府部门认可,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更听从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反馈,接受市场和社会的监督;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浙江省教科院在对“万里模式”进行调研后得出结论:“这是懂教育的企业家和懂经济的教育家的优化组合,是一种‘双赢’的体制。”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民办教育催生体制裂变”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其它社会热点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9 律咖推荐指数:99 业务咨询人数: 18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