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背景】①2005年11月14日,山西长治市一所中学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20多名学生被一辆东风车压死;②黑龙江沙兰水灾事件、泗县疫苗事件、广东省学生食物中毒事件;③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校园安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每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2004年教育部、公安团中央等部委下发通知,决定每年的3月29日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6年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一)为什么要重视“校园安全”?(意义、必要性) ①青少年各方面还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人身伤害,加强校园安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依法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需要;②关心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和保护负有重大的责任;③现实生活中,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了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校园安全意识,依法保护校园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显得尤为重要;④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进行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保障学生安全,体现了维护生命健康权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下一代的关怀,有利于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二)列举学校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简要分析。例: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不良,如擂肥、偷盗、社会青年在学校周围闲荡等;校园周边游戏厅、网吧、舞厅、录相厅违法接纳未成年人;校园食品卫生不安全;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如斗殴、打架等;校园公共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危房、漏电、水池不设防、楼梯狭窄且照明不好等;学校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偷看学生日记和信件等。分析:①上述案例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造成学生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受到侵害。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侵犯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应当引起党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创造安全的校园?(提出建议、做法)1、学校:a、应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搞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b、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监管,健全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c、对师生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d、加大对学校公共设施的建设,从物质条件上保证校园安全。 2、学生:a、青少年学生应该依法自律,增强安全意识;b、青少年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c、发生安全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老师及有关部门。3、社会:社会应创造条件保障校园安全。如:确保学校设施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等。4、家庭:父母对未成年人要尽到保护的义务,用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意识的教育。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校园安全问题专题问答”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