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教育 > 校园安全事件带来哪些警示
校园安全事件带来哪些警示
发表时间:2012-07-23 浏览次数:152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校园安全事件,让人很揪心。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残暴的变态匪徒?幼儿园为什么会允许陌生人进去?相关部门在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同时,也在思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在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南郑6地接连发生校园安全事件后,本报对鞍山市民和部分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

有48%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长应加强对孩子进行认知能力和遇到特殊情况的自救能力的培养;还有2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还有很多被调查者认为,对有轻生、自暴自弃、报复社会等倾向的人群应当及早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你觉得“校园行凶者”有何共性?

a、多有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前景感到失望 54%b、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精神问题 32%c、家人对行凶者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不够 14%

市民安晓琪:凶手多为青壮年男性,而且他们收入状况都不太好,虽然一些人曾经也有工作,但案发前都处于无业状态,其实这类人更需要家人的关心,也许家人和朋友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和关注,惨剧就不会发生。

网友“我本善良”: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或者说人格不够健全。面对困难,他们不是选择努力地改善生活,而是受挫绝望后采取了极端行为。

网友“小翠”:我们都希望治本,最好是标本兼治。如果家里有精神病人,家人就应该多留心他们的动向,多陪陪他们,在他们外出时最好有家人陪伴。我家邻居就是一名精神病人,但他的家人经常对他进行心理疏导,现在他已经很少犯病了,有时还会与我们打招呼。

远离校园安全隐患,家长怎样做?

a、加强对孩子进行认知能力和自救能力的培养 48%b、应该坚持接送孩子上下学 38%c、让孩子学习自卫术 14%

网友“圈圈”: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鼓励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尽量一起走,如果遇到校外的暴力事件,一定不要围观。同时,也不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市民刘瑞:有些电视节目充斥暴力镜头,电脑上尽是暴力游戏,由于孩子缺少鉴别能力,可能会把所谓的伸张正义、江湖义气作为自己的生活主导,一旦发生口角,就想到模仿游戏或电影中的情节来解决问题。

市民张宇:我觉得应该加强锻炼孩子认知事物的能力,我和妻子经常会教孩子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避险常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校园安全事件带来哪些警示”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其它社会热点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7 律咖推荐指数:95 业务咨询人数: 10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