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教育 > 教育乱收费问题及治理之策
教育乱收费问题及治理之策
发表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281

当前,全国各地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为根治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证。学校收费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教育行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因此,全面了解当前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表现形式,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深入研究治理之策,是当前纠风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教育乱收费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情况看,当前教育乱收费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一是以服务性收费为名违规乱收费。二是违规征订教辅资料。三是以“择校”名义乱收费。四是以各种名目补课收费。五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内设机构乱收费。

二、当前教育乱收费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育资源不均衡。《义务教育法》对公办学校制定了严密的评估体系,划出了层次分明的等级——普通学校、区、市、省级示范学校,高中同样被分为省级一、二、三级达标学校和普通高中。结果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差距增大;不同学校之间在经费、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失衡,造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

2.对教育收费认识上出现偏差。教育新机制的实施,基本上保证学校的运行,学校突然失去了“政府投入不足”这一收费的理由,部分学校明知补课收费是一“高压线”,但仍觉得“补课”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踏着“红线”以其他名义或形式进行补课,从而导致补课收费问题的存在,有的学校甚至把黑手伸向了学校的食堂和小卖部,牟取高额的利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3.“择校”乱收费。少数学校垄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那些弱势群体的子女丧失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造成“择校”热的现状,给部分学校乱收费创造了条件。

4.监督查处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领导,法律、政策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有令不止,使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一些基层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有的部门对教育经费保障的资金进行挤占、平调、截留、挪用,甚至经费保障不能及时到位。而对乱收费的查处只限于清退款项,处理校长,收效甚微。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及治理之策”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其它社会热点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9 律咖推荐指数:96 业务咨询人数: 116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