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审普通程序]
对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应当做出怎样的处理
如果有人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告诉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对其行为加以制止;对不听制止,仍然继续违反法庭秩序的,可以让法警将其强行带出法庭;对那些态度恶劣,造成的后果、影响比较坏,损害法庭的尊严,使审判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可以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进行罚款、拘留时,合议庭应当制作决定书,经本院院长批准。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哪些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打官司必须先预交诉讼费后人民法院才予立案受理。这条规定确实给 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迫切需要得到法律保护但经济又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出了个难题。 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终于出台《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给那些困难的当事人解了燃眉之急。根据该规定
咨询律师:
胡骅

[第一审普通程序]
一审宣判后新发生的证据不属二审“新证据”
结束后显现的证据,是新发现的证据,因而应属“新证据”,该“新证据”导致一审认定事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本案应发回重审或直接撤销原判并改判。另一种意见认为,苟某在二审中提交的证据是一审审判后新发生的证据,虽然“新”,但该证据不属“新发现”范畴,因此该证据不是二审“新证据”,不能作为二审处理的依据。 【评析】 本案二审中,苟某提交的证据是原来没有的,属于“新”是确定无疑的。
咨询律师:
方亮辉

[第一审普通程序]
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法庭调查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阶段。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分别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进行的工作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在审判公诉案件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由哪些人参加合议庭;二是确定由谁来担任审判长。成员一般是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合议庭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必须是单数。根据不同的审级,合议庭的成员最少3人最多不得超过7人。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开庭通知
仲裁开庭的时间由仲裁庭与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处决定,并在开庭时间30天以前提前通知各方当事人,以便当事人能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工作。但第一次开庭以后的开庭审理日期的通知,不受30天的限制。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前12天向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处提出延期开庭的请求,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提前12天的目的是为了给予其他各方当事人和仲裁员在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提前与延期开庭
在开庭审理的情况下,首先由仲裁庭择定开庭的日期。开庭日期确定后,由仲裁委员会(一般是由秘书部门做这项工作)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根据我国一般的《仲裁规则》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在开庭三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以便双方当事人为开庭做好准备工作。双方当事人经商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如何审理选民资格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即使案情简单也不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因为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关系到公民的政治权利。 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和有关公民必须参加。有关公民是指起诉人认为是漏掉的公民或者不应列入选举名单的人。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已经生效,还能不能提出申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在提出申诉的时候,对判决、裁定的执行不能停止。 申诉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国家非常重视公民的申诉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设有控告申诉庭、处等专门机构,处理申诉。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对哪些申诉案件应重新审判?
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作出的。申诉虽然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有错误,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处理的一种请求,但是申诉并不是必然引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进行审判。人民法院只有对各种申诉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以后,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才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判。什么情况属于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呢?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定案后,司法机关发现有错误时应当如何处理?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严肃性,并使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得到纠正,法律不仅规定对申诉人发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提出申诉,而且对司法机关发现生效的判决、裁定,甚至已经执行完毕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如何纠正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哪些工作?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在审判公诉案件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由哪些人参加合议庭;二是确定由谁来担任审判长。成员一般是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合议庭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必须是单数。根据不同的审级,合议庭的成员最少3人最多不得超过7人。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哪些人有权提出上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关人员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这样规定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准确、无误,准确、及时打击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哪些人有权提出上诉呢?根据法律规定: 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被害人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出上诉吗?
日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有权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三种,即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害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什么顺序进行?
法庭调查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阶段。法庭调查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分别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被告人如果承认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陈述;如果不承认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应提出自己无罪的意见,被害人也可以针对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陈述自己受害的过程及有关的诉讼请求。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对扰乱法庭秩序的应当如何处理?
如果有人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告诉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对其行为加以制止;对不听制止,仍然继续违反法庭秩序的,可以让法警将其强行带出法庭;对那些态度恶劣,造成的后果、影响比较坏,损害法庭的尊严,使审判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可以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进行罚款、拘留时,合议庭应当制作决定书,经本院院长批准。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法庭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对案件延期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以下情形影响审判进行,法庭可以对案件延期审理: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咨询律师:
肖本岗

[第一审普通程序]
法庭辩论应当如何进行?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都是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法庭审理的过程,是合议庭听取各方面意见,核实证据,查明案情,从而作出正确判决的诉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和辩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咨询律师:
刘波

[第一审普通程序]
被告人二审期间积极赔偿,能否一定改判一审判决?
人方协商谈判,取得被害人一方谅解,则因案而异,因当事人情况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这需要被告人及辩护律师根据不同的案情灵活采取相应方式方法; 那么,有的案件的被告人,因为某种原因,在一审期间没有赔偿被害人方的损失,进入二审程序,在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情况下,是否一定改判一审判决? 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这个问题,因没有明确的相应的法律规定,各地法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照执行。
咨询律师:
胡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