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争议
劳动争议栏目为您提供最新劳动争议相关知识和资讯,包括劳动仲裁、人事争议、劳动纠纷、劳动诉讼、劳动争议调解等相关内容,并有专业的律师为您在线免费解答有关问题。
[劳动诉讼]
仲裁超过时效监察可否再受理
仲裁超过时效 监察可否再受理 袁素群(江苏启东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01年3月20日,某服装公司以裁员为由解除了与韩某的劳动合同。对此,韩某不服,于2001年12月26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服装公司撤消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查,以超过时效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并告知韩某可以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诉讼]
劳动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
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二、劳动诉讼时效中止 1.概念。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劳动纠纷延长了仲裁时效
劳动纠纷延长了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一审。草案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六个月。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诉讼]
法律如何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时效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超过前款规定的时效,经仲裁委员会认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的,应当受理。但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超过1年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做出的裁决不服,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一审判决的,应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算错仲裁时效 糊涂员工败诉
乌鲁木齐在线讯(李玉光 通讯员李欣玫报道)因为算错了仲裁时效,导致申请劳动仲裁超过法定仲裁时效1天,自己的权利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近日,一名“糊涂”员工因此败诉。 近日,天山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王小军因申请劳动仲裁超过法定仲裁时效1天(法定仲裁时效为60天)。首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首远公司)不予补缴其7年的社会保险费及利息。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三种情况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可中断重新计算
新华网福州1月29日专电(记者郑良)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超期申请仲裁其权益将得不到法律保护。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仲裁]
信访申诉维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我妈因举报单位的违纪行为,被领导打击报复,借故将她辞退。我妈不服,因不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便向纪检和信访局等部门申诉维权。信访局书面答复:此事应向劳动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于是我妈才懂得申请劳动仲裁。可仲裁委却认为我妈超过了60日的申请时效。请问,我妈到有关部门申诉维权的时间应否在申请仲裁的时效内扣除?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时效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难保劳动者权益
市中级法院认为,设置该规定其初衷是为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前置,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其一,违反司法终局裁决的原则。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在未受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影响下,没有在60天内申请仲裁,于是丧失了进入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机会。 其二,与诉讼时效规定相冲突。法律规定,一般案件的诉讼时效为2年。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2年内均可以向法院起诉,即其权利受司法保护的诉讼期限为2 年。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诉讼]
劳动争议时效的起算点 中止和中断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可见劳动争议时效间对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二、 劳动争议时效的起算点、中止、中断。 1. 劳动争议时效的起算点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的起点。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分三种情况: 第一.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职工维权 一定要绷紧诉讼时效弦
原告已退休4年,超过了诉讼时效,因此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有关人士指出,类似此案中43名职工这样由于对诉讼时效不了解,从而失去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机会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职工们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脑子里一定要绷紧“诉讼时效”这根弦。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超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可以受理吗
超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可以受理吗? 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司法实践中一般将因不可抗力和有正当理由超过60天,作为仍然可以受理的事由。对“不可抗力”可以按民法通则的规定去理解,但对何为“正当理由”,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都没有作过具体界定。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仲裁申诉时效 办案时效的法律规定
仲裁申诉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仲裁办案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117号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诉讼]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确定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确定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拖欠工资的争议有没有时效的规定
拖欠工资的争议有没有时效的规定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仲裁]
谈谈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法院等部门要求权利的时间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向法律规定的部门提出权利要求,则放弃了诉讼的权利,其权利要求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主张。 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的计算原则是“知道或者应当或者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开始计算。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劳动法规定的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咨询律师:
胡骅

[劳动诉讼]
拖欠劳动报酬的争议有没有时效的规定
拖欠劳动报酬的争议有没有时效的规定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咨询律师:
方亮辉

[劳动诉讼]
劳动争议中时效问题探析
我国目前关于劳动争议纠纷中时效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咨询律师:
方亮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