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离婚财产分割 > 离婚案件中知识产权的处理
离婚案件中知识产权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3-03-11 浏览次数:401

[作者简介]

陶海荣,法律硕士,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书记员。

[提要]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与传统财产相比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造成了知识产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及如何分割等问题的争议,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知识产权的特殊性

知识产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知识产权一般是以一方个人的名义所有;其次还在于知识产权中人身权与多数财产权带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与知识产权人难以分割。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含既得财产权与期待权。既得财产纳入夫妻共同财产争议不大,但期待权所转化的利益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理论上争议较大。

二、立法评析与建议

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的收益是夫妻共同财产。该规定过于原则,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收益的期待权的归属未予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离婚时一方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另一方予以适当照顾。”这样的规定,虽然考虑到了夫妻之间利益的衡平,但由于原有立法规定的欠缺,该司法解释也显得有点避重就轻,未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得的知识产权及其收益的性质给出明确的解释,导致法官自由裁量度过大,标准不一。

笔者以为,在夫妻财产制度中对知识产权的规定应当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相适应,既考虑到配偶一方为婚姻所付出的成本,保护其合法的共有权利,又不妨碍另一方对知识产权合法的专有权利。

1、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原则上应当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故婚姻法应当明确知识产权归创作方所有。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考虑到系在婚姻存续期间以家庭整体投入换取的个人权利,其收益应当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该收益包括既得权和期待权。

2、分割办法

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离婚时对知识产权的分割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方式。首先可以考虑对可以分割的知识产权进行折价分割,例如夫妻共有的商标、商号及专利,均可以考虑首先进行知识产权评估,然后由知识产权所有方给付对方一定折价款。在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著作权的物质载体进行分割,这样双方可以分担知识产权价值涨跌的风险。其次,行使财产期待权请求权。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的期待权,在离婚时无法确定具体的经济价值的,可以允许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暂时不予分割,但一方对另一方处分知识产权取得的收益享有请求权,该请求权的标的应当是收益扣除知识产权的维持费用后的余额。第三,建立法定婚姻补偿制度。因期待权保留本身比较容易被权利所有人规避,因此当事人应可以选择在离婚时一次性解决争议,即依赖于我国法定婚姻补偿制度的建立。该制度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另一方有隐性的付出或投资,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的财产转化为一方的技能及财产期待权时,一方有权要求受益方给予补偿的制度。法定婚姻补偿的具体金额,可以根据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计算,立法可以设定最高额限制。笔者以为,法定婚姻补偿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平衡夫妻双方的利益,保护利益受损方,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体现保护弱者的原则。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离婚案件中知识产权的处理”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婚后共同财产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5 律咖推荐指数:93 业务咨询人数: 101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