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其它合同纠纷 > 连续工龄如何计算?
连续工龄如何计算?
发表时间:2011-04-21 浏览次数:470

经市、县知青办批准的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他们的上山下乡时间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或档案中原始记载为准。他们对加工作后具备以下四种条件之一的方可计算连续工龄。

1. 经上山下乡所在地各级组织批准,劳动部门招工参加工作的。

2. 经上山下乡所在地各级组织推荐、批准考试上学毕业后分配工作的。其中,一九七0年——一九七八年上学的,上学期间计算工龄;一九七九年以后上学的,上学期间不计算工龄。

3. 经上山下乡所在地各级组织批准,应征入伍,转业、复员、退伍后参加工作的。

4. 经家庭所在地市、县知青办批准困返、病返因城以后参加工作的。扣除待业的时间,前后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工龄及其计算方法: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计算工龄的方法:

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连续工龄如何计算?”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租赁合同纠纷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7 律咖推荐指数:91 业务咨询人数: 131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