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关税调整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
关税调整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6-16 浏览次数:480

我国煤炭进口关税从过去的5%降到了现在的零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向印度尼西亚、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大量进口煤炭。3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为567万吨,创下月度历史最高水平。而3月出口量为371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6%。这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如果煤炭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成为另一种净进口矿产品,将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本国能源安全格局的担忧。但是,我们同时认为,煤炭净进口也并非完全是坏事,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2003年前,我国还是全球排名第二位的煤炭出口国,但由于其后国内需求激增,尽管煤炭产量连连开创新纪录却依然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度闹起了“煤荒”。因此,去年9、10月,我国先是取消了煤炭的出口退税政策,接着对煤炭、焦炭加征5%的出口关税,同时各类煤炭进口税率则由3%~6%降低到1%。这说明我国有意对煤炭资源实施保护,并积极利用国际煤炭资源。我们知道,由于国际上依赖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并不同,进口煤的价格远低于国产煤,据统计,其差价约在120元/吨左右。此外,今年国内煤炭企业上调煤价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用国产煤不如用“洋煤”。

我国煤炭出口国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国际国内煤炭市场相互扶持,缓解国内煤炭供应不足的矛盾。同时,我国政府可借此关停并转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矿,减少矿难的发生。此外,还有有效缓解环保方面的压力。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如果中国的煤炭再大量依赖进口并不断加深,那么我们将深陷于对国外的能源而不能自拔。同时,值得“见微”而“知著”的,不仅仅是能源战略,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全国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如何参与全球采购。作为一个自我封闭和被迫封闭了太久的国度,中国的思维里有了过多“自给自足”的成分。今天,全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大工厂、大市场,谁最善于利用价格差,使自己站到全球价值链中较高端的位置,谁就能最大化地节约本国资源、创造利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税调整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国际贸易组织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5 律咖推荐指数:94 业务咨询人数: 144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