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财税法 > 税法 > 税法法规 > 公司国际税收筹划的界限和可行性
公司国际税收筹划的界限和可行性
发表时间:2012-03-30 浏览次数:211

公司国际税收筹划的界限和可行性——抵制国际税收筹划中非法行为的必要性和方法

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进程提高了经济主体在选择自己居住国决策中的灵活性。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已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并非偶然。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使跨国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在自己居住国以外形成。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美国公司来自海外的利润只占全部利润的10%~20%,而今天来自外国的利润已占50%左右。在这些所得来源国中,良好的税收环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80年代,当发达国家与无税管辖区之间税收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时,在吸引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竞争中,避税地的地位及其发展已成为日益突出的事实。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国际竞争领域,即税收竞争。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中出现的那场激进的税收改革便是国际税收竞争的一种突出表现。虽然各国的税收改革缩小了各国间税收水平的差距,但不能完全消除这些差距,避税地被作为公司的注册管辖区和所在地的优势仍被普遍利用。

经济发达国家在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同时,也感觉到了竞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确,资本向避税地的流动,以及将基地公司纳入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导致的结果是发达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抽逃出去的资本所建立的相应的基础设施、增加的劳动就业机会以及扩大的财政收入,仅仅给避税地带来了利益。显然,这些国家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因此,尽管公司的国际税收筹划及其主要原理是在合法的基础上减轻税收负担,但是,来自国家政府方面的种种限制措施也越来越多。针对跨国公司国际税收筹划中利用避税地的行为,可采用经济上和行政上两种抵制方法。

1.经济上抵制国际税收筹划

经济上的抵制方法包括直接与离岸管辖区进行税收竞争,即实行宽松的税收政策,进一步降低税率,给予公司特别的税收优惠。在现代条件下,要实行这样的经济措施谈何容易,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要维持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国防和政府机关的运转,以及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无不需要大量的财政拨款。这本身说明不可能大幅度减税和给予过分的税收优惠。

当然,发达国家也不完全否定经济上的抵制方法。他们在自己的境内建立了各类自由贸易区、国际金融中心、离岸区,但是,这些类似试验区的规模远远赶不上传统的无税管辖区。应该指出的是,纳税人并非单纯地把世界上的无税区作为自己的去处,更为重要的目的是企图掩盖有关自己交易业务的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开来自税收部门的严密监督。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公司国际税收筹划的界限和可行性”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个人所得税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9 业务咨询人数: 103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