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卡、身份证都在身边,银行卡内的存款却不翼而飞。近日,湖北、江苏等地相继发生“补卡截码”新型盗刷案件,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身份证件、恶意补办手机卡的方式盗刷用户网银资金。
记者发现,与以往常见的盗取个人银行卡相关信息进行盗刷、假冒客服借信用卡提额骗取验证码、网络诈骗等常见的盗刷手段不同,此类案件中,多起受害人在银行卡并未离身、密码无他人知晓的情况下,卡内资金却被他人盗刷了。而被盗刷的关键就是一张小小的手机卡。
从警方公开披露的案情看,犯罪分子先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到通讯运营商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把机主的手机“废”了,然后重设网银交易密码,继而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码信息将用户银行卡里的资金转走。而盗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网银转账。
警方提醒说,除了故障因素外,如果你的手机在使用中出现长时间没信号或无法使用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被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如果更换手机号,一定要及时解绑相关的银行卡。
据记者了解,“卡证未离身、钱却被划走”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上述已查明的“补卡截码”方式外,还有一些原因没有查明。例如近日北京一位女士在某国有大行的存款,莫名其妙被“无卡支付”转走3万元至一家网络公司,报案至今已近一个月,还是没查明钱是如何“不翼而飞”的。
专家表示,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窃取他人存款的手段。这就要求银行以及支付机构加强防范,及时提升技术,不断完善系统,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存款安全。
广发银行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资金安全,但是在盗窃手法不断翻新的当下,银行还是要不断提升防范措施。同时,消费者也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对自己的信息保护,尤其需要保护好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密码“四大件”,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如果开通网银最好用u盾,同时银行卡、网银、邮箱和微信支付等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码,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来源:新华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补卡截码”等新型盗刷手段连出,手机无法使用时需警惕”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