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是刑法规定的对徒刑犯附条件予以提前释放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体现了我国改造罪犯的政策和法律精神。但目前在执行假释制度上存在一些错误倾向,因此,有必要树立正确的假释观念,并根据其内在组成——
假释是刑法规定的对徒刑犯附条件予以提前释放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对犯罪人适用假释,体现了我国改造罪犯的政策和法律精神。被适用假释的犯罪人既可体会到国家刑法的强制性和严厉性,又可感受到刑法的人道性和教育性,不敢或不愿再以身试法;正在服刑改造的其他犯罪人则通过假释的适用看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具体例证,看到了前途和出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接受教育改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被假释犯人的亲属则通过亲人的假释,感到政府的诚信和司法的公正,从而使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得到增强,实现执法者和公民都严守法律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共同建构和谐社会。
■现状:滥用和不敢用并存
前些年,由于决定假释的程序不完善,监狱呈报假释环节的权力缺乏制衡,作为衡量假释条件重要依据的犯人奖惩考核评分,其决定权由监狱干警说了算,假释呈报也是由监狱自己决定(检察院只是事后监督),这些缺陷很容易被利用来搞权钱交易。有的监狱干警利用特权,伪造犯人奖惩考核积分,编造虚假材料,徇私舞弊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简称“减、假、保”),使有的犯人成为“关系犯”、“人情犯”等特殊犯人,这是刑罚执行环节司法腐败的突出表现,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执法不公,不严格执行假释条件,滥用假释,是执行假释制度上存在的一种错误倾向。
近年来,现代法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随着社会关于司法公正的呼声日高,全国监狱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监狱干警的教育和管理,假释程序也逐渐规范和完善。但监狱又担心犯人被假释以后有可能重新犯罪而害怕承担责任,还有的因这些年惩治了不少徇私舞弊假释犯罪案件而想躲避违法假释的嫌疑,以致对许多符合假释条件的犯人干脆消极地不适用假释,这成为目前执行假释制度上存在的另一种错误倾向。
目前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在上述两种并存的错误倾向中,第一种倾向是个别的且日渐减少,第二种倾向是普遍的且少有纠正的迹象。据统计我国假释犯人占在押犯人总数的比例过低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1996年以来,适用假释占在押犯人的比例一直在2%左右徘徊。笔者估计2003年和2004年由于公检法司机关共同开展“减、假、保”的专项检查,这两年的假释比例会更低,而发达国家的假释比例一般占3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70%,并且其比例呈持续稳定上升趋势。尽管我们较好地运用了减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假释运用不够的缺陷,但这毕竟是两码事,不能相互取代。因此。不敢运用假释制度的倾向显然需要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和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从三个环节考虑假释制度改革”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