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人身损害 > 侵权损害赔偿 > 人格权侵权赔偿 > 法庭上杜撰他人第三者插足是否侵犯名誉权
法庭上杜撰他人第三者插足是否侵犯名誉权
发表时间:2012-06-26 浏览次数:304

关键看行为人有无传播虚假事实和主观过错

案情:王某在与李某离婚诉讼的庭审中,陈述他们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是案外人王某某的第三者插足、王某某与李某之间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等等。当时除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在场外,还有多人正在旁听。王某某认为王某的言辞侵害其名誉权,遂起诉至法院。在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及名誉权纠纷的诉讼过程中,王某均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所陈述的上述内容属实。

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在离婚诉讼公开开庭审理过程中,捏造事实诽谤王某某,损害了王某某的人格形象和名誉,足以引起公众对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其行为已构成对王某某名誉权的侵害。另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是离婚诉讼的原告,充分陈述案情是其诉讼权利,即使陈述可能涉及第三人的隐私或名誉,但由于处于特定的场合,故不能视为违法行为而承担民事责任。

评析:笔者赞同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他人以检举、控告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检举、控告应为名誉权侵权的免责事由,但该条又规定:“如果借检举、控告之名侮辱、诽谤他人的,造成他人名誉损害,当事人以其名誉权受到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所以,在我国,检举、控告只是作为名誉权侵权的相对免责事由,即只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加害人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保护提供真实信息或者可能提供真实信息者,适当考虑加害人的主观方面等因素,而免除加害人提供不实信息可能构成名誉侵权的民事责任。相对免责事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加害人滥用免责事由也应承担责任。

其次,从我国司法解释的规定看,加害人如借检举、控告之名捏造虚假事实侮辱、诽谤他人,并造成他人名誉损害,应被视为滥用相对免责事由。本案中,王某向法庭陈述不利于王某某名誉的事实,因无证据证明为真实的,故应当认定为虚假事实。但认定王某的陈述是否构成诽谤,关键要看王某有无传播虚假事实的行为,以及其主观上有无损害王某某名誉的过错。司法人员因受到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约束,不能够随意将当事人的有关言辞加以传播或就此公开评价当事人的名誉、品质,所以司法人员不应列入参与社会评价的“公众”范围。但在本案中,王某的不实言辞不仅为审理案件的司法人员所获息,而且已经为参加庭审旁听的多人知晓,故应认定为已向第三人传播。

与刑法中诽谤罪的构成相比,民事侵权行为中的诽谤构成要宽泛得多,不以故意为限。对民事侵权中侵害公民名誉权的,对于加害人的过错应当采用推定方式,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则应根据综合因素,推定加害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在本案中,王某陈述的事实与离婚案件的案情有关,故不宜认定王某具有侵害王某某名誉的主观故意,但王某应当知道其陈述可能导致王某某名誉受损,却仍然予以当众公布,故应推定王某主观上具有过失。

另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虽然王某陈述与案件有关的案情是其诉讼权利,但其完全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以避免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其在有多人旁听的公开庭审场合公布不利于王某某名誉的虚假言辞,属于“非为必要的公布”或“公布超过必要的范围”,也属滥用相对免责事由。

综上,笔者认为,王某在庭审中的虚假陈述属于诽谤,其滥用了名誉权侵权的相对免责事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法庭上杜撰他人第三者插足是否侵犯名誉权”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人格权侵权赔偿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8 律咖推荐指数:99 业务咨询人数: 95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