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地球上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湿地资源和生态功能一旦遭到破坏,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危及维系人类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对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我国目前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现状,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湿地保护法》,还要重视湿地科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对湿地保护工作建立统一合作机制。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和谐社会;法律保护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生态安全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开垦湿地、扩大耕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化建设等活动中,我国许多地方的湿地资源和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一、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与创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湿地概况
《湿地公约》对湿地所下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为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湿地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湿地总量11%以上,《湿地公约》划分的40类湿地在我国都存在。我国的湿地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全国现有湿地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2790万公顷。这些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992年7月31日我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以后,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我国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到2010年,我国6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扭转,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的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科研监测体系。到2030年,湿地自然保护区将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要达到80个,90%以上的天然湿地将得到有效保护。
(二)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控制土壤侵蚀、维系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城市绿肺” 和地球之肾”,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许多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湿地又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沿海许多湿地有效地抵御、缓解了波浪和海潮的冲击,防止了风浪对海岸的侵蚀。此外,湿地的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学研究中都有着有重要价值。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