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既包括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也应包括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当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劳动者是否可以行使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并能否主张经济补偿金,这里应分时间段进行讨论:
第一个时间段:
在2008年1月1日之前,劳动者可以依据地方性规定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取得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劳动法》并未就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时,劳动者是否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有明确规定,《劳动法》只是在该法第32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这里的未依法提供劳动条件是否包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不过在一些地方性文件中,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3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四)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依据一些地方性的规定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劳动者不能据此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二个时间段:
在2008年1月1日之后,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可取得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劳动者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但经济补偿金的补偿年限应自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但各地在针对此条适用时,做了一些限制,如北京规定,只有用人单位从未为劳动者参保的情况下,劳动者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只是存在少缴的情况,劳动者则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各地区用人单位在适用此条时,需要了解各地的具体政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单位不缴社保,劳动者可以辞职吗?”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