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关于裁员维权的案例分析
关于裁员维权的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5 浏览次数:14

[案情]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单位老员工板凳将坐得更稳当。不过,在这之前,老员工有时会被单位无情解聘。张先生是某公司的聘用人员,已在公司工作多年。公司和他签的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再与他人续约。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在悄悄裁员或解约。一家私人企业的员工反映,他在该单位打工3年多,劳动合同是一年一签,近来单位对一些合同还没到期的员工也屡屡挑刺,不是说员工上班开小差,就是说经常迟到,或是工作有问题。目前,该单位只有两位骨干员工仍然在岗,其他都被陆续辞退。

据了解,目前企业的裁员怪招颇多,比如一些企业会以单位不景气为由,让你回家休息,只发待岗工资,让人不得离职;也可有加大考核,一旦明确裁员计划,员工哪怕在有丝毫的纰漏和失误,都极有可能变成为重大违规违纪现象,从而成为被辞的原因和借口。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前,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规避风险”以及成本因素的考虑,开始辞退员工,以人员进行“大换血”。

二、王某以港人身份在内地开设茶叶连锁经营、企业店铺,各种奖牌高挂、员工多数来自贫困山区。近五年来,都没有给员工定立劳动合同,老板以港商身份,并不履行原《劳动法》相关条文,员工要用则用,不用则走,老板一人说了算,作为王某的企业就是一个较典型例子。

[点评]

《劳动合同法》彻底颠覆传统用工机制其中包括;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单方面终止合同,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签约两次后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报酬约定不明确的实行同工同酬;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付双倍工资……从内文来看,这一法规都是从劳动者切身利益出发,同时加大企业非法用工的成本,《劳动合同法》无疑将对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带来冲击。为了逃脱法律制约,一些企业很可能会提前有所动作,从而导致一波裁员潮或企业找借口与员工解约。

专家指出,裁员必须符合单位经济情况有重大变化,并与工会协商等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也有专门规定,否则裁员或制造借口与员工解除合同都是违法行为,员工发现单位违规或解约,可动劳动、工会等部门维权。

企业裁员之前负有预先告知的义务。《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劳动法》专门制定了对特殊群体的保护措施,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种情形,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裁员维权的案例分析”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工资福利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7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50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