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最近10年,杭州立遗嘱的市民增加了10倍,通过公证方式立遗嘱处理财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结构从老年人为主力,向年轻人转移。
“这说明大家的思想在开放。”杭州国立公证处主任葛**建议,杭州可以借鉴北京推行遗嘱库的做法,解决市民所需,“这是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立遗嘱者76%为70岁以上老人
普遍多病多子女
5月3日,杭州延安路上的国立公证处有些热闹。办事人群按照叫号顺序,依次到柜台前办理委托、公证等业务。
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走到柜台前,一边低声询问办理遗嘱公证所要准备什么材料,一边四下张望,好像在看有没有熟悉的人。
发现老人紧张,工作人员将她安排到接待室,关闭房门,私下交谈。
原来老人希望在百年之后将一处房产留给尽孝的女儿,又担心儿子不同意,惹来家庭矛盾,便偷偷来了。
“婆婆今天是想立遗嘱的第二个人,前面也是一位老人。”当天值班的国立公证处国内业务四科科长徐**说,很多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老人是瞒着家人来的,他们担心节外生枝,引发家庭矛盾。公证人员按照规定,对老人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徐**在调查杭州市遗嘱公证现象时,针对2008年到2010年的2122份遗嘱公证资料的年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70岁以上遗嘱公证人的比例高达76.1%。
他分析说,70岁以上高龄老人普遍体弱多病,普遍生育有多个子女,因继承遗产引发的家庭纠纷,让他们改变了“生前不谈身后事”的观念,为避免自己过世后子女间陷入遗产纷争,他们选择立遗嘱。
十年间 房产都是遗嘱的主要内容
和徐**一样,葛**也在观察这个群体。他调查的遗嘱内容发现,杭州立遗嘱人群中,涉及房产内容的人群高达八成。
为什么是房产?葛**分析说,1995年国家实行房改新政策之后,杭州和其他城市一样,很多人拿到了单位的房改房,拥有了房屋私有产权。现在,他们不少已经进入暮年,他们一般都有多个子女,子女对财产都有继承权,这就容易发生纠纷。
“杭州房价高,一套房产动辄上百万,相对于存款、汽车等财产,房产是大多数居民的最大财产,也是家庭矛盾和冲突最集中的领域。”他说。
葛**不久前遇到一件事:有个82岁的老太太来到公证处,要修改两年前立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中,老人将一套房子留给大儿子,结果小儿子知道后和老人闹得不可开交。无奈,老人只得修改遗嘱。可是后来,老人又背着家人立下第三份遗嘱,还是想将房产留给大儿子。
还有一位七旬老人,儿子和媳妇的关系一直不好,儿子好吃懒做,媳妇勤劳持家。老人名下有一处房产,担心去世后被儿子卖掉,偷偷立了遗嘱将房子继承权给了儿媳妇和孙子。
葛**说,权利人将所持房产所有权转移给指定受益人,借助遗嘱方式来实现越来越多。这十年间,房产作为遗嘱的主要内容,在杭州没有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年轻人立遗嘱
调查中,徐**发现从2004年起,杭州立遗嘱的人群中就增加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和很多有顾忌的老人不一样,很多是公开在办理。
5月3日这一天,国立公证处没有年轻人来立遗嘱。不过,徐**的调查表明,年轻人立遗嘱所占的比例,从十年前的2%,上升到现在的10%左右。
“很说明问题。”徐**认为这是社会法制进步的一种体现。
他分析,年轻人立遗嘱的原因有三:有的人是罹患重病,为防止出现纠纷而立遗嘱;有的经常出远门办公,担心自身安全;还有就是事业有成,担心发生意外的。
这些“年轻人”中多以40岁到50岁为主,20岁到30岁为其次。其中,40岁到50岁之间的人,以企业主或企业高管、中层等为主。“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事业有成但压力大,因此会对所拥有的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及早作出安排。”
2004年,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英年早逝,引发了家族争夺财产纠纷。“那阵子,杭州很多企业家忙着到公证处立遗嘱。”葛**回忆说,王**在当时给很多企业人士敲了警钟,让他们提前想到了“身后事”。
葛**说,杭州也出现过和王**相似的事件:3年前,杭州一家生意做到很大的私营企业主突发疾病去世,事前没有立遗嘱,结果他的父母、子女、配偶相互争夺企业财产的继承权、股份,大家为此反目成仇,企业经营不下去,无奈破产。
徐**知道,今年1月和3月,两名在国立公证处立过遗嘱的企业主英年早逝,其中一位是40多岁的女老板。10年前她老公去世,两年前她查出肺癌后,到公证处立了遗嘱。她去世后,没有引发财产争夺和纠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杭州人立遗嘱10年增10倍八成老人与房产有关”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