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预防
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预防
发表时间:2012-07-13 浏览次数:265

合同(或协议)是商品经济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法律文书,通过它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于明确,各自的利益得以体现。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诚实信用地履行合同,他们甚至往往通过合同这一形式诈骗他人财产,笔者就多次遇到众多当事人被诈骗后前来求助的情况,有的被骗的倾家荡产,有的被骗的负债累累,还有的国有单位的负责人因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不慎被骗,不但给国家造成损失,而且自己也被人民法院以“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判处有期徒刑。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为了提高人们的防范能力,笔者现将多年从事律师工作中遇到的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一些常见的手法分几部分介绍给大家,以使人们能避免无谓的损失。本期先介绍利用定金进行诈骗的一些常见手段。

一、定金中的文章

定金是指合同(或协议)的一方当事人,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而交付给合同另一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定金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合同的履行,它的保证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来实现的。所谓“定金罚则”依据《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的表述为:“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可见,不履行合同就意味着失去一定的金钱,定金的担保作用由此而来。然而,一些另有所图的人却利用法律规定中的漏洞,耍一些小小的花招,使得“定金罚则”无法实施。下面结合一定的案例(以下均为真实案例,但为了避免侵犯他人秘密,这里只做简要介绍并隐去其真实身份。)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在定金上所作的手脚。

(一) 定金还是订金?

人们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小问题”,即:定金的“定”字怎样写?大多数人都将“定金”写成了“订金”并且还认为同音不同字没什么要紧的,殊不知这一字之差却是谬以千里。因为“订金”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将“订金”认定为是预付款,这一下事情就发生质的变化了。以a、b公司为例,a公司依据合同交付给b公司15万元的款项,如果双方在合同中将这15万元写为“定金”,则a公司不履行合同时,b公司就可以得到这15万元做为补偿,反之如果b公司不履行合同时,就要支付给a公司30万元做为补偿,“定金罚则”得以顺利实施。而一旦双方在合同中将这15万元写为“订金”,则a公司不履行合同时,仍有权要求b公司将15万元予以退还。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预付款在合同不履行时应当如数退还。反之,b公司不履行合同时,也只需将15万元归还a公司即可。可见,小小的一字之差却导致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千万不可忽视了这“小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预防”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要约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8 律咖推荐指数:97 业务咨询人数: 151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