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常识 > 财税法 > 税法 > 税法法规 > 流转税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流转税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发表时间:2012-03-30 浏览次数:308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充分就业;二是保持物价稳定;三是促进经济增长;四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由于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完全性的存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政府运用流转税手段,来矫正市场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流转税对于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五大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流转税与充分就业

按照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而要增加有效需求,就必须解决由生产过剩引起的失业和国民收入减少问题。于是,就需要政府扩大公共部门的投资,并通过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部门投资的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并以此进一步刺激投资和消费,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基于此,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实行增支减收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收入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较好地解决充分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问题,为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就业是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就业机会的增加又取决于投资的增长。

流转税与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描述:

一是从政府支出角度看,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方面的内容。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公共部门和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它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因而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有效需求的增减和国民收入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然而,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需要以雄厚财力为基础,而流转税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起到了支撑性作用。此外,在经济不景气,且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的情况下,当税收不足以满足增加政府购买支出的需要时,发行国债已成为政府的一种必然选择,而国债的偿还,最终仍然需要依靠税收,其中,流转税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保障、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虽然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但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转移支付的主要资金来源,又是各级政府的流转税收入。基于此,流转税与就业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牢固的相互依存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流转税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个人所得税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6 业务咨询人数: 96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