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财税管理具有一系列功用,这些功用主要是:
1、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对纳税人来说,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减轻税收负担,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等,由此将大大降低其纳税成本,增加其经济收益,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也为纳税单位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改善福利待遇等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这一切都对纳税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纳税人是纳税义务的直接承担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天性。纳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仅要求总收入大于总成本,而且要求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在总收益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须使总成本最小化。纳税人的总成本由两大块构成,一是内在成本,即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支付工人的工资和津贴、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的价值;二是外在成本,即国家凭借其权利按照税法规定强制、无偿地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收的价值。减少内在成本可提高纳税人的总体经济效益,减少外在成本照样可以提高纳税人的总体经济效益。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纳税人,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将减轻税收负担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目标,而税收筹划是促使纳税人实现此一目标的最便切手段。从这种意义上说,纳税人是税收筹划的最主要最直接受益者,税收筹划的最大功用就是满足了纳税人的降低纳税成本的需要。
2、激励国家提高财税管理水平
一方面,国家财税管理机关自己主动通过税收筹划直接提高立法、执法水平,堵塞税收漏洞;另一方面,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激励国家财税机关间接提高立法、执法水平,同样将堵塞一定量税收漏洞。由此,国家的财税管理水平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财政收入也将进一步增长,这对国家和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3、激励纳税人增强纳税意识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一定规模后,纳税人将开始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因此,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少缴或缓缴税款,但纳税人的这种安排采取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形式,人们对经营、投资、消费、筹资活动等进行税收筹划不仅“钻”了国家的财税政策空子,而且学到了财税政策、法规知识。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纳税人还会自觉不自觉地进一步钻研财税政策、法规,从而进一步激励纳税人提高政策水平,增强纳税意识,自觉抑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当然,此种功用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税收筹划的主要功用”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