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解决方案 > 刑事诉讼 > 立案 >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发表时间:2016-09-15 浏览次数:438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导读

立案程序,是指立案阶段中各种诉讼活动的步骤和形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概念解读

立案程序,是指立案阶段中各种诉讼活动的步骤和形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参考案例

案情描述

甲向公安机关报案,称看见乙正在甲家屋内翻箱倒柜,公安机关赶到现场后发现乙已经逃离,现场一片狼藉,甲检查东西时发现自己的贵重首饰被偷走,一万元现金不见了。甲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案件,公安机关以盗窃数额较小为由不予立案。

案例分析

本案中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做法错误,本案中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公安机关必须立案侦查,如果不立案,需要说明不立案理由并且制作《不立案决定书》。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解决流程

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但接受不等于已经立案。

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结果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分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两种。

1.立案。决定立案后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经过对立案材料的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作出立案的决定。

2.不予立案。决定不立案应当告知报案人不立案的理由,制作《不立案决定书》,报案人如果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对控告人的复议申请,应当及时审核并作出答复。

救济

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0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对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10日以内申请复议。

对不立案的复议,由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办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的30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

注意: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法律攻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立案材料来源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6 律咖推荐指数:94 业务咨询人数: 177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