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黔东南府办发〔2008〕67号 |
颁布日期:2008-05-20 | 失效日期: |
效力级别:地方法规及地方人大文件 |
关于印发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方案的通知
黔东南府办发〔2008〕67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凯里经济开发区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医疗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后勤保障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交通运输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医疗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医疗工作组,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全州医疗资源,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医疗工作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金鸣昌(州卫生局局长、主任医师)
副组长:房晓彬(州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郭祥(贵医二附院院长、主任医师)
成员:李润英(州卫生局副局长、主任医师)
罗洪(州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吴寿根(州卫生监督局局长、副主任医师)
罗涛(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政宇(州中心血站站长、主管检验师)
李文良(凯里市人民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秦国伟(凯里铁路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医疗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医政科,李润英兼任办公室主任,马绍松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医疗救治的方案制定、信息交流、组织协调、资源调配和日常工作。
各责任医院成立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承担的医疗救治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接收灾区伤病员名额安排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安排,我州将接收四川地震灾区500名左右伤病员。按照州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凯里地区医疗资源实际,我州接收灾区伤病员名额安排如下:
州人民医院300名,贵医二附院200名。
三、接收灾区伤病员医院的病床准备
(一)州人民医院接收方案
外科8个病区现有病情较轻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分流到州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重病人分类集中,腾出200张床位接收灾区较重伤病员;在120急救中心大楼的2-4层设置病床130张,接收灾区较轻伤病员。
启用新传染病医院(由凯里市人民政府帮助开通迎宾大道到传染病医院门前通道300米),除安排州人民医院现住院部分病情较轻和恢复期病人外,预留100张病床供州内不可预测的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使用,确保本州医疗救治。
(二)贵医二附院接收方案
在新外科大楼成立外7科,迅速组建外8科。调整轻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全部转移到凯里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新建的贵医二附院分院)医治,外1-8科共腾出181张病床,再在中医科腾出20张病床,共201张病床,保证接收灾区200名伤病员住院治疗。
州人民医院、贵医二附院必须尽快安排购买与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病床床垫、棉被、被套、床单、枕头、床头柜、输液架、电视、饮水机等各种必须的医疗、消毒设备、药品和医用物资,及时作好接收灾区伤病员的一切准备。
在做好接收灾区伤病员病床准备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医护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灾区来的伤病员,不仅生理上受到了创伤,心理上也留下了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医护人员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灾区伤病员,让他们安心住院,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凯里地区各级医院都要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动员精干力量投入到接收灾区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接收灾区伤病员的州人民医院、贵医二附院,要安排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接诊,按初诊情况将灾区伤病员安排到相应的专科病房。灾区伤病员入院后,严格按就诊程序及时进行辅助检查,需急诊手术的及时安排手术。对疑难病例,及时安排全院会诊,确保每一位灾区伤病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四、相关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州中医医院、凯里市人民医院:要对现有病房进行调整,预备留出部分床位,承担州人民医院、贵医二附院分流病人的安置和治疗任务。
(二)凯里铁路医院:负责由火车运送来的灾区伤病员的接待转移工作。
(三)州疾控中心:与接收医院密切配合,提前做好相关病房及相关环境的消毒、杀虫、灭鼠及生活污物消毒处理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发现可疑传染病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防护用品、消杀器械、药品、疫苗等物资的储备,保证交通工具的政党使用。
(四)州卫生监督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灾区伤病员及相关人员的生活饮用水、食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检测,保证灾区伤病员及相关人员的饮食安全。
(五)中心血站:做好血液储备,保证灾区伤病员及州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的临床用血。
五、医疗资源的协调管理
州人民医院、贵医二附院在接收救治灾区伤病员中,如医护人员紧张急需增加时,由州卫生局接收地震灾区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州二级以上医院抽调。各县(市)卫生局、医院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服从调配,共同做好接收灾区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交给我州的重要任务。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后勤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后勤保障工作组,加强领导,统一负责伤病员及其亲属的生活安排。
组长:洪金洲(凯里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杨秀学(州委副秘书长)
张广渊(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雷镇琼(州公产办主任、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周国骏(州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杨兰田(凯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潘志刚(凯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杨智(凯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邸书彬(凯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毛晓燕(凯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贺代宏(凯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员:王绍帅(凯里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李孟群(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龙异福(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龙通良(凯里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潘万登(凯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郭青梅(凯里市委组织部正科级组织员)
杨昌明(凯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哲云(凯里市团委书记)
肖金云(凯里市妇联主席)
杨正芳(凯里市工会副主席)
周明强(凯里市消防大队教导员)
蒙仁权(凯里市民政局局长)
杨天权(凯里市公安局局长)
曾佑福(凯里市财政局局长)
罗成仲(凯里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黄俊(凯里市建设局局长)
孔繁明(凯里市卫生局党组书记)
潘七一(凯里市教育局局长)
张洪(凯里市文体广电局局长)
许勇(凯里市旅游局局长)
刘彦(凯里市运管所所长)
龙丽娟(凯里市交警大队大队长)
黄贵湘(凯里市疾控中心主任)
钟全亮(凯里市卫生监督局局长)
向安玲(凯里市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顾若愚(凯里市客运管理局局长)
李文良(凯里市人民医院院长)
邵良波(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办事处主任)
潘国淼(凯里市湾溪街道办事处主任)
吴昌军(凯里市城西街道办事处主任)
马翔宇(凯里市洗马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肖永智(凯里市西门街道办事处主任)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生活安排组、志愿者服务组、卫生防疫及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组、安全保卫组、交通运输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督查组。
二、工作安排
(一)办公室
主任:贺代宏
成员:蒙仁权曾佑福李孟群龙异福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工作职责:负责整个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工作经费筹措及安排,并及时研究解决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生活安排组
组长:贺代宏
成员:蒙仁权王绍帅龙异福潘七一潘万登
邵良波吴昌军
工作职责:负责被转移至我市伤病员及家属1000余人的住宿及就餐地点的安排;解决安置人员的衣、被及生活用品等;民宗局负责回族、藏族等有特殊饮食习惯群众的饮食起居工作;市教育局解决被安置学生的学习问题。
(三)志愿者服务组
组长:邸书彬
成员:周哲云肖金云潘国淼吴昌军马翔宇
肖永智邵良波杨宗振王秀静杨正芳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志愿者陪护伤病员及家属,帮助被转移人员解决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安排、协调热心市民探望、慰问工作;与州志愿者工作组协调具体志愿服务人员的安排;5个街道负责组织社区协管员参与志愿服务。
(四)卫生防疫及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组
组长:毛晓燕
成员:孔繁明许勇黄俊琪向安玲钟全亮
黄贵湘李文良
工作职责:负责被转移人员疾病预防和各安置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五)安全保卫组
组长:贺代宏
成员:杨天权艾复锦范凯生
工作职责:负责被转移伤病员及家属的人身安全及救治点、安置点周边治安秩序。
(六)交通运输保障组
组长:毛晓燕
成员:刘彦龙丽娟顾若愚孔繁明潘国淼
工作职责:负责安排客运大巴和救护车辆从火车站运送被转移人员至医院及安置点,保障道路畅通和人员出站安全有序;负责被转移伤病员及家属的必要接送工作。
(七)宣传报道组
组长:杨兰田
成员:杨昌明王绍帅李孟群周哲云张洪
李茂奎
工作职责:负责报道被转移到我市伤病员及其家属的治疗、生活情况;负责向社会介绍被转移人员情况,并号召市民向被转移人员献爱心。
(八)督查组
组长:潘志刚
成员:龙通良郭青梅
工作职责:负责督查各小组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情况及抽调人员工作纪律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各组要高度重视此次安置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责任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如因工作不力或工作失误,给救灾安置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二)各组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相互协调,积极配合,确保被转移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三)凡是被抽调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要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礼貌待人。
四、其它事宜
明确协调各组的联系人:市委办副主任王绍帅(联系电话:13339656106),市政府办副主任龙异福(联系电话:13985298971)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交通运输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交通运输工作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运力调配,保障伤病员及亲属及时、安全运送。
组长:吴汉碧(州交通局局长)
副组长:吴正江(凯里公路局局局长)
张亚新(凯里车务段段长)
陈龙(州交警支队支队长)
成员:田应元(州交通局副局长)
张建华(州运管处处长)
吴秀亮(凯运总公司总经理)
严新国(凯里高管处处长)
杨江海(州交通局安全科科长)
屈金元(州运管处副处长)
杨应康(凯运总公司副总经理)
范钟屏(凯里高管处副处长)
工作组职责: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安排调度车辆紧急运输四川地震灾区伤病员及亲属,切实保障接送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州运管处,屈金元兼任办公室主任,吴晓军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协调工作,落实运输时间、运输任务及接送地点等。
二、筹备充足运力
经预测,我州接纳的四川地震灾区伤病员及其亲属共计1000人左右。为保证运输畅通有序,必须紧急筹备运力,切实加强调配。需筹备高一级大型客车40辆(1400座)。其中30辆作为一级运力,保证伤病员及其亲属正常接送;10辆作为储备运力,随时听候调派。每辆车配一名安全押运员。
三、制定运输预案
根据灾区与我省对接运送伤病员及其亲属的方式,制定以下几个预案:
(一)铁路运输到达预案。伤病员及其亲属通过铁路输运到凯里火车站,根据实际人数及时调派充足的一级运力到达凯里火车站接送,分别输送到相应医院。
(二)民用飞机运输到达预案。伤病员及其亲属通过民用飞机输运到贵阳机场,根据实际人数及时调派充足的一级运力到达贵阳机场接送,分别输送到相应医院。
(三)直升飞机运输到达预案。一些重伤病员及其亲属通过直升飞机输运到凯里城南客运站,根据实际人数及时调派充足的一级运力到达凯里城南客运站接送,分别输送到相应医院。
(四)车辆储备。储备10辆400个座位的大型客车,随时接受调度,保障零散伤病员的运输,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四、工作要求
运输企业要及时组织驾驶员、押运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求把此次运输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自愿投入到紧急运输当中。充分发挥优良的驾驶技术,保证客车平稳、安全运行,让伤病员及其亲属顺利到达目的地,充分展示黔东南人民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同时要提前做好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安全保卫工作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按照州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即将转移到我州的灾区伤病员的医治工作,确保运送伤病员路途的交通安全和医疗场所、伤病员家属住地的治安秩序。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安全保卫工作组,统一组织领导这项工作。
组长:温贵钦(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彭鲁鸣(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颜邦明(州武警支队支队长)
王国利(州消防支队支队长)
成员:朱茜(州公安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
陈龙(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
杨天权(凯里市公安局局长)
陈英翔(凯里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局长)
石义明(州武警支队参谋长)
范良松(州消防支队副支队长)
刘新兰(州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
申曦(州公安局办公室主任)
杨通灵(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
朱江平(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
卢小明(州公安局装财处处长)
刘黔东(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黄德碧(州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
龙昭珩(州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科长)
王忠(州公安局国保支队副支队长)
艾福锦(凯里市公安局副局长)
许军(州公安局网监支队代理副支队长)
陈彤(凯里铁路派出所所长)
刘吉祥(凯麻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大队长)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情报信息、治安巡逻、交通保卫、案件处理、消防安全、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二)各组人员安排及工作职责
1.工作组办公室。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州公安局指挥中心,由吴贵任主任,负责上传下达,协调各小组工作。
2.情报信息组。由王忠任组长,郭勇、许军任副组长,负责收集掌握与四川地震和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有关的情报信息。
3.治安巡逻组。由艾福锦任组长,石义明、杨通灵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公安巡逻力量和武警,加强对伤病员救治场所、伤病员家属住地及社会面的巡逻控制,加强治安保卫。
4.交通保卫组。由陈龙任组长,刘黔东、龙丽娟任副组长,负责对伤病员接送往返途中的道路交通安全。
5.案件处理组。由朱江平任组长,刘建军、陈森林任副组长,负责对扰乱医院正常秩序、侵害伤病员及家属权益的案件的调查处理。
6.消防安全组。由王国利任组长,范良松任副组长,负责州医院、贵医二附院和伤病员家属集中住地的消防安全。
7.后勤保障组。由卢小明任组长,余美英、李洪富和武警、消防各抽1人任副组长,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中的后勤保障。
8.宣传报道组。由朱茜任组长,刘新兰、余美英、龙昭珩任副组长,负责抗震救灾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宣传报道。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各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安全保卫工作任务。
(二)严明组织纪律,服从安排。工作中要文明执法,注意警容风纪,树立起黔东南公安、武警、消防的良好形象。
(三)协调配合,务求实效。各组要结合各自工作任务,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活动时间
本次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捐赠活动从2008年5月21日开始。
二、活动的范围和对象
全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及干部、职工;驻州部队(包括武警部队)官兵;全州国有、集体、民营企业、民间组织单位和职工、社会从业人员。欢迎在州外工作的黔东南籍爱心人士、港澳台和海外热心人士积极参与捐赠活动。
三、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基本原则:本次捐赠活动原则上以接收捐款为主;坚持自愿和力所能及的原则;捐款数额不限,贵在参与,体现爱心。
(二)组织形式:明确捐赠款物接收单位,所有捐赠款物全部交到黔东南州民政局(州慈善总会)。全州设置17个捐赠款物接收处,21个以上标志明显的捐赠点。其中:凯里市4个(由州民政局与凯里市民政局共同负责,其中:凯里大十字1个,凯运司客车站1个,万博广场1个,州民政局1个),各县和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各1个以上。
四、捐赠优惠政策
捐赠优惠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申请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通知》(黔民发〔2008〕4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五、捐赠款物的接收
黔东南州民政局及各县市区民政局具体负责接受捐赠。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捐赠办法、接收地点、银行帐号、热线电话、联系人等,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及干部、职工;驻州部队(包括武警部队)官兵;州国有、集体、民营企业单位和职工的捐赠,由各主管部门、主管单位负责接收后,连同具体捐赠名单、数额送交州民政局(州慈善总会),或直接汇入(缴入)州慈善总会开户银行,凭银行汇款单(交款单)到州民政局(州慈善总会)换取正式票据。各县市区的捐赠由各县市区民政局负责接收。接受捐赠部门应向捐赠者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
六、捐赠款的使用管理
抗震救灾捐赠活动所募集的款物,全部用于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及伤病员救治。具体分配方案由州民政局提出安排意见报领导小组审定。各县市区所接收的捐赠,全部上交州民政局(州慈善总会)。
七、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在州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成立活动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长:杨建军(州民政局局长)
副组长:杨解生(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刘建国(州民政局副局长、州老龄办主任)
龙安荣(州民政局副局长)
成员:杨铭(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胜胡(州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廖安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龙安跃(团州委书记)
蒋太英(州妇联主席)
任传英(州委台办主任)
唐合金(州工商联党组书记)
贾黔平(州侨联主席)
张睿(黔东南日报社社长)
李正相(州财政局局长)
刘建国(州民政局副局长)
张荣根(州教育局党组书记)
魏奇志(州广电局局长)
彭鲁鸣(州公安局副局长)
吴明(州审计局局长)
陈安平(州国税局局长)
戴传江(州地税局局长)
龙辉(黔东南电视台副台长)
各县市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市长、凯里经济开发区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相关副主任。
职责:负责捐赠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该项工作完成后,上述工作机构自行撤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成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做好本地捐赠活动的组织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州委宣传部、州广电局、黔东南日报社、黔东南电视台等单位负责整个捐赠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州委统战部、州台办和州侨联负责港澳台和海外捐款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州财政局负责落实活动的工作经费,并对捐赠款的收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州公安局负责维持捐赠活动现场秩序和交通疏导;
州审计局负责监督捐赠款的使用管理情况;
州国税、地税局负责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州工商联、州总工会、州团委、州妇联按其职责分别做好企业、职工、青年、妇女的宣传发动工作;
州民政局负责落实捐赠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综合统计、公布全州捐款和使用情况,负责起草印发活动倡议书,接收州直、驻州单位(部队)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赠以及各县市区捐赠款物的收缴。
八、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认真抓紧抓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精心部署,创造条件地推动抗震救灾慈善捐赠活动的深入开展。州直各部门、单位和县市区党政领导要带头捐款并亲自做好有关企业和海内外热心人士的劝捐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领导要做好本系统本单位的组织发动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互相配合,确保捐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领导重视、发动参与面广、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和州直单位,州政府将通报表扬。
(二)加大宣传,深入发动。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捐赠活动的影响力。黔东南电视台和黔东南日报社要制作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益广告,在活动期间连续播放或刊登,及时宣传好人好事,报道捐款活动工作的最新动态,使抗震救灾捐赠意识深入人心。
(三)加强监督,使用公开。捐款使用要全部用于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救助项目要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财政、审计、民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监督捐赠款管理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要求
大力宣传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各级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快速反应,及时部署,涌跃捐赠、献血,积极为灾区伤病员的到来作好准备;正面报道,注重细节。在医院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本地的病人主动让出床位给地震灾区转移来的伤病员;首批伤病员抵达凯里,各族各界群众自发前往车站迎接,有车的群众主动提供交通工具服务,自发报名参加爱心志愿者服务,义务陪护灾区伤病员,引导公众到医院开展一帮一(一家住户帮助一名伤病员),或者将伤病员接到家中治养,或者收养孤儿;报道伤病员在我州医治期间,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内心表达出来的感激,伤病员与我州民众、医务人员、志愿者之间的感人故事等等;黔东南日报、黔东南电视台和州政府网要开设专栏,指派专人进行全面、连续的浓墨重彩报道。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按照州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成立宣传报道工作组:
组长:杨铭(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陆江(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睿(黔东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魏奇志(州广电局局长、黔东南电视台台长)
成员:王忠(黔东南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
龙卫东(黔东南电视台副台长)
廖乙勋(黔东南日报社外宣部主任)
张承进(黔东南日报社外宣部)
黄前瑶(州人民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
周重新(黔东南日报社记者)
王道东(黔东南日报社记者)
杨永碧(黔东南日报社记者)
何生华(黔东南日报社记者)
黄桂花(黔东南日报社记者)
滕昭林(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龙彪黔(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魏德俊(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金波(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陈阳(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彭亮(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邱力(黔东南电视台记者)
三、主要工作任务
积极服从州援川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从即日起,积极宣传、大力营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氛围,及时宣传全州各族群众积极主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积极做好接受灾区伤病员到我州就医、积极主动帮助伤病员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感人场面和动人事迹。同时,对行动缓慢、工作不力的单位和有关人、事进行曝光。
四、工作分工
(一)总体安排
杨铭、陆江负责宣传组全面工作的总协调;张睿负责《黔东南日报》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同时负责为州内外媒体提供文字通稿,向省和中央主要报刊投送重要稿件,并全力争取得到刊发;魏奇志负责黔东南电视台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同时,迅速及时向省、央台传送重要音像资料并全力争取得到播发;孙愚、龙辉、许晓红负责宣传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同时负责安排工作人员(特别是记者)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如下:
杨铭陆江孙愚龙辉许晓红张承进
周重新王道东杨永碧何生华黄桂花龙彪
魏德俊金波陈阳彭亮邱力
(二)驻点人员
1.州援川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
廖乙勋(黔东南日报社外宣部主任)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驻点;
滕昭林(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驻点。
黄前瑶(州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州人民政府网站援川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
2.州援川抗震救灾医疗组
周重新(黔东南日报社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医疗组采访报道;
魏德俊(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医疗组采访报道。
3.州援川抗震救灾后勤组
王道东(黔东南日报社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后勤组采访报道;
金波(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后勤组采访报道。
4.州援川抗震救灾交通安全组
陈阳(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交通安全组采访报道;
杨永碧(黔东南日报社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交通安全组采访报道。
5.州援川抗震救灾募捐组
何生华(黔东南日报社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募捐组采访报道;
彭亮(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募捐组采访报道。
6.州援川抗震救灾陪护工作组
黄桂花(黔东南日报社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陪护工作组采访报道;
邱力(黔东南电视台记者)负责在州援川抗震救灾陪护工作组采访报道。
7.州内各网站和驻凯各媒体,随时听候宣传组办公室通知安排刊发通稿,同时积极主动深入实地进行采访报道。
五、纪律要求
宣传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必须服从组长、副组长的统一指挥和工作调度。始终坚持正面宣传报道,确需曝光的稿件、资料必须经本组领导请示有关领导审定签发。对不服从安排、不坚守岗位者给予严肃处理。
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
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志愿者工作组,统一组织领导这项工作。
组长:龙安跃(团州委书记)
副组长:蒋太英(州妇联主席)
何蔓莉(团州委副书记)
廖安平(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成员:吴清德(州总工会副主席)
刘明波(团州委副书记)
许玉红(州妇联副主席)
吴永宏(州妇联副主席)
工作组下设志愿者管理和综合协调两个小组:
(一)志愿者管理组
负责人:刘明波(团州委副书记)
许玉红(州妇联副主席)
吴清德(州总工会副主席)
成员:文佳宏(州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孙菊花(州妇联城乡部部长)
宋金芝(州妇联维权部部长)
吴应芝(州总工会副调研员)
邰秀虎(团州委主任科员)
高瑞(团州委工作人员)
龙星(团州委工作人员)
李帅(团州委工作人员)
李明群(州妇联工作人员)
姚京(州妇联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
1.招募2000名志愿者从事医疗陪护和心理陪护工作;
2.对志愿者进行岗位分工和工作管理。
(二)综合协调组
负责人:何蔓莉(团州委副书记)
吴清德(州总工会副主席)
吴永宏(州妇联副主席)
成员:杨碧丹(团州委办公室副主任)
张玲(州总工会帮扶中心办公室主任)
吕黔梅(团州委工作人员)
陈廷焕(团州委工作人员)
龙萍(州妇联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
1.做好全体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
2.协调志愿者所在单位支持志愿者的志愿服务;
3.对志愿者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二、工作安排
(一)招募阶段
1.招募名额:2000名志愿者。
2.招募条件:
⑴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⑵男女不限,年龄在18至62周岁,身体健康,有护理能力,有心理陪护经验者优先;
⑶自愿无偿奉献,不计报酬,食宿自理。
3.招募方式:在州电视台、黔东南日报、州信息港、贵州都市报和手机短信等媒体和平台发布紧急招募启事;发动凯里地区各级团组织、工会组织和妇女组织招募志愿者。
4.招募时间:5月17日至5月22日18:30时止。
5.报名方式:
⑴现场报名地点:共青团黔东南州委办公室(凯里市营盘东路51号,州委办公区老楼一楼右侧)。
⑵网上报名:邮箱:tuanzhouwei@163.com。
⑶电话报名:0855-8223113(传真)
联系人:文佳宏高瑞(二)培训阶段
1.时间:第一批5月19日;第二批5月23日。
2.培训内容:由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拟定。
3.培训师资: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
(三)服务阶段
1.时间:伤病员转到医院时始至痊愈止。
2.岗位划分:全天24小时分三班,时间为:8:00―16:00;16:00―次日0:00;次日0:00―8:00。
3.志愿者人员划分:每个病房白班2人,晚班3人,一天共7人;实行病房承包制,原则上由部门或固定的几位志愿者承包一个或几个病房的伤病员,便于与伤病员增加感情,利于开展心理陪护工作,同时也利于单位灵活调整安排工作人员。
三、工作要求
(一)着装要求:穿着大方、朴素、得体,着装不得过于暴露或艳丽;
(二)纪律要求:按时上岗,保持病房安静,不得在岗位嘻笑打骂或是在病房打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
(三)工作标识:志愿者实行佩证上岗,岗位交接时实行签字交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印发黔东南州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