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文号:甬政办发〔2009〕280号 |
颁布日期:2009-12-03 | 失效日期: |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
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9〕28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制订的《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十二月三日
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市发改委)
石化产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促进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快我市石化产业调整振兴,特编制本计划,作为我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行动方案。计划实施期限为2009~2011年。
一、石化产业发展情况
石化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已形成包括25个行业、50个品种的石化产业体系,其中炼油、合成材料、化肥农药和基本无机化工原料等行业已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348家,石化产业总资产993.6亿元,当年完成石化产业总产值1714.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9.3%;部分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已在国内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6.2%,涤纶原料PTA占17%,腈纶占18.3%,ABS树脂占36.6%,聚丙烯树脂占8.7%,聚苯乙烯占15.5%,聚醚多元醇占9.0%。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集聚初步形成。经过多年的空间布局优化,目前全市石化产业已初步形成镇海、北仑、大榭三个产业集聚区,汇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大型石化企业、石化工程公司和石化研究院,为宁波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镇海区块已形成以镇海炼化、LG甬兴、大安化学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北仑区块已形成台塑宁波石化一期项目、逸盛石化、三菱丽阳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大榭区块已形成宁波万华、大榭石化、三菱化学为核心的石化产业群。
2.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随着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及其配套中间产品加工装置即将建成投产、三个产业集聚区内石化企业产品物料互供关系日益密切,石油资源利用正在向深加工、多层次等炼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市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伸展速度日益加快,基础原料、中间产品加工和消费产品加工等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
3.自主创新能力较强。随着镇海炼化、宁波万华、台塑石化等龙头企业日益注重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市石化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其中,镇海炼化公司的催化剂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炼油能耗、吨原油新鲜水用量、吨原油污水排放量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均衡,基础原料短缺。我市石化产业主要以炼油和合成材料工业为主体,缺乏基础原料产业支撑,产业结构扭曲。我市现有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及其中间体原料生产企业20家,生产能力约522万吨/年,但所需乙烯、丙烯、丙烯腈、丁二烯等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原料供应不稳定,生产成本难以控制。
2.产业链关联度较低,整体竞争力亟待提高。我市石化产业在空间上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的局面,但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石化产业集聚区内部分企业档次偏低,甚至与石化产业不相关联;企业集聚以扁平式为主,纵向关联集聚功能较弱,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3.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石化产业高投入、高产出等特点决定了其单体项目能源、水等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多,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较高。经过近年高速发展,我市石化产业现已面临着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环保监管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抓住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循环示范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做精做优化学工业,坚持炼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依靠技术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竞争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1.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抓住当前石化产业调整振兴的有利时机,依托镇海炼化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我市港口、产业、市场、资源等优势,做大乙烯、丙烯、芳烃等基本有机原料产能规模,打通我市石化产业发展瓶颈,降低投资成本,储备石化产业先进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2.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石油化工和化工基础原料行业,满足合成材料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加快新型精细化工、石化新材料行业发展,增加高端石化产品比重;升级油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3.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协调发展。采取各种经济、行政手段,逐步使分散在各地,特别是城区的石化企业搬迁到镇海、北仑、大榭三个石化产业集聚区内,新建项目一律进集聚区,提高石化产业集聚度;因势利导,突出镇海、北仑、大榭三个石化产业集聚区各自产业特色,提高产业合作互补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振兴目标
2009~2011年,争取我市石化产业尽快见底回升,并恢复平稳较快发展,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到2011年产值超过2200亿元;石化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新型精细化工、石化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生产能力达到:炼油2300万吨/年、乙烯100万吨/年、MDI6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400万吨/年,为建设具有4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能力、增加值过千亿元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重大项目报批建设,提高石化原料自给率
积极协助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快推进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宁波万华扩建30万吨MDI、韩华30万吨聚氯乙烯等一批重大在建项目,争取乙烯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提高烯烃、芳烃等基本有机原料自给率;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审批部门汇报衔接,落实水、电、港口等配套条件,推进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台塑宁波石化二期、逸盛和台化扩建150万吨PTA、大榭石化馏份油等一批重大前期项目,争取项目早日获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
(二)抓好下游产品对接,争取与乙烯项目同步投产
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计划2010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将产出丁二烯、环氧乙烷、苯乙烯等宝贵的石化原料和碳五、碳九等大量副产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乙烯装置主产品、副产品下游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的前期和建设工作,确保与乙烯项目同步投产或早日建成。(见表4-1和4-2)
表4-1乙烯装置主产品配套项目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亿元)建设期限
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品(宁波)有限公司3.5万吨乙烯胺项目年产3.5万吨乙烯胺15.082008-2010
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2.5万立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项目年产2.5万立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1.132008-2009
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5万吨丁腈橡胶项目年产5万吨丁腈橡胶5.762009-2011
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扩建25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年产25万吨聚苯乙烯4.22009-2010
宁波巍华化工有限公司6.5万吨甲苯氯化物及氟化物项目年产6.5万吨甲苯氯化物及氟化物1.452009-2010
宁波欧瑞特聚合物有限公司2万吨TS合成树脂项目年产2万吨TS合成树脂1.062009-2010
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8万吨SAN树脂项目年产8万吨SAN树脂5.12010-2011
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2万吨SEBS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年产2万吨SEBS热塑性弹性体22010-2011
8个项目合计总投资35.78
表4-2乙烯装置副产品配套项目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亿元)建设期限
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15万吨碳五分离项目年产15万吨碳五分离4.52008-2009
宁波市镇海泰纳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石油萘项目年产1万吨石油萘0.952008-2009
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碳九石油树脂项目年产10万吨碳九石油树脂2.62009-2011
宁波德泰化学有限公司扩建3万吨新工艺炭黑反应炉技改项目扩建3万吨炭黑0.272009-2010
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顺酐项目年产8万吨顺酐7.172010-2011
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异戊橡胶项目年产3万吨异戊橡胶52010-2011
6个项目合计总投资20.49
(三)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价值链
根据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要求和我市石化产业发展情况,未来我市石化产业将重点发展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石化产品,主要包括:
1.应用于轻纺产业的差别化纤维产品和原料,如丙烯腈、己内酰胺、尼龙、聚苯硫醚、芳纶原料、高性能纤维等;
2.应用于汽车机械产业的结构性材料和产品,如车用聚丙烯树脂、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和聚甲醛等;
3.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功能性产品和原料,如聚碳酸酯、聚酰亚胺、氟树脂等。
(四)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聚
在现有三大石化集聚区的基础上,严把新建和搬迁改造石化项目产业布局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对生态环境和周边地区安全的影响。今后新建石化企业,一律进入镇海、北仑、大榭三大石化集聚区;原散布于各县(市)区,特别是甬江两岸的石化企业和化工企业,要结合企业重组和产品升级,分期分批搬迁到三大石化集聚区内;镇海化工园区、北仑青峙区块内与石化产业无关联的企业要通过腾笼换业等手段,逐步予以搬迁。
通过规划引导等手段,因势利导,进一步突出三大石化集聚区各自产业特色,争取早日形成相对独立、优势互补的良性竞争格局。其中镇海化工园区应进一步扩大炼油、乙烯产能,增加中间体和合成材料品种,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等产品;北仑石化集聚区应尽快建设炼油、乙烯等上游龙头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其乙烯产品方案要与镇海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等;大榭石化集聚区应配套建设原油二次加工能力,发展以芳烃为重点的炼油能力,以聚氨酯产业链为特色,建成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原料基地等。
(五)加强产业链研究,规划一批重点招商项目
在相关石化产业链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委托国内知名石化咨询机构本着“延伸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的指导思想,近期着眼于镇海炼化在建100万吨乙烯产品方案,中期综合考虑在建和扩建两套乙烯产品方案,长期结合镇海、北仑和大榭三个区块后续扩建炼油、乙烯项目产品方案,统筹规划宁波重点石化产业链和重点项目。
根据我市石化产业链发展和周边地区市场需求情况,结合一批在建、规划乙烯项目产品方案,各地要重点围绕以下石化重点产品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1.丙烯产品链
□丙烯—>丙烯腈(AN)—>腈纶(PAN)
□丙烯—>丙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
□丙烯—>环氧氯丙烷—>双酚A—>聚碳酸酯(PC)
2.碳四烃产品链
□正丁烷—>顺丁烯二酸酐(MA)—>1,4-丁二醇(BDO)
—>γ-丁内酯(GB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丁二烯+苯乙烯—>SBS橡胶/SEBS橡胶(加氢SBS橡胶)
□甲基叔丁基醚(MTBE)—>丁基橡胶
3.芳烃产品链
□苯—>己二酸
□苯—>己内酰胺
□对二甲苯(PX)—>对苯二甲酸(PTA)—>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邻二甲苯(OX)—>苯酐(PA)—>不饱和聚酯树脂
□邻二甲苯(OX)—>聚酰亚胺(PI)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调控,稳定运行
1.对国家、省、市已公布的各项财税补贴减负政策,尽快落实到位。积极争取国家加快落实对成品油和化肥生产企业的亏损补贴;全面贯彻税率改革,进一步调整石化产品进出口税率,提高进口成品油的关税税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予以抵扣,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对收取的土地使用税,在原有水平上统一按一定比例予以下浮;规范和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我市今年已取消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落实到位,并制定进一步采取“减、免、缓、停”等措施的实施意见;临时性下浮社保费缴纳比例;对企业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大社保费缴纳比例实行临时性下浮,减轻企业负担。
2.保持资金供应规模适度增长。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市石化龙头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促进企业生产恢复与稳定;认真做好我市石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链安全保障工作,帮助企业稳定运行。
3.加大市场调控力度,重塑市场信心,建立或扩大对成品油、化肥的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尤其是商业储备,以稳定市场价格,帮助石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顺利走出低谷,保持竞争实力。
(二)加大产业扶持,提升产业竞争力
1.科学安排生产要素供给,强化对园区内石化企业的要素配置保障。努力保障临港石化产业的建设用地,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列入石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要保证土地供给;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当超前,并纳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环保、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等设施。
2.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开展绩效评估基础上,整合现行各类财政扶持资金,按照“装置大型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向,通过重点支持节能、清洁生产和高技术产业化、石化产业高端人才培训、补链型企业发展等重点项目,培育石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实现;在国家允许的政策范围内,对进入化工园区的企业或项目优先安排国家财政贴息和补助资金。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障石化龙头企业资金链安全。要求金融机构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增强金融对石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开通重大项目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切实保障龙头企业资金链安全,着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并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改进外汇管理与服务,优化出口退税流程,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稳妥处置金融风险,努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三)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我市石化产业升级,增强石化产业先进生产能力储备。通过人才保障、减免税收、风险分担等促进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并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逐步向技术创新过渡,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增强石化产业发展后劲。
1.建立健全我市创业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推进石化产业创业创新。加强培育石化行业创业创新示范企业;安排专项资金,奖励创业创新示范企业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大力推进产学研资合作,加大对石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共建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对共建研发机构开发的项目,市科技部门择优给予补助;鼓励市内外各类高校和科研单位主动走进企业,接受企业委托,定向开展科研攻关。
2.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重点扶持高端化工产品的发展和传统技术的改造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确保对石化产业的投入强度和投入质量,增强石化产业发展后劲。对企业于2008年1月1日以后购置的固定资产,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方法,缩短投资回收期;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企业,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新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企业,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园区内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购置国产设备投资进行技术改造的,可按国家规定抵扣企业新增所得税。
3.建立分析预警信息共享平台,降低石化企业经营风险。市级相关部门要联合建立工业“两创”倍增计划分析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石化企业用地、进出口及贸易壁垒、产业预警等信息共享体系,及时实行工作监控、绩效评估,为石化企业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提供信息。
(四)淘汰落后工艺,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目前我市石化产业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化工园区外企业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的现状,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综合运用土地、节能、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快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按照总量调控和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壮大产业基础扎实、资源优势突出的企业;综合运用土地、财税、节能、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分批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水耗大的落后产能石化生产企业,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同时,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严格准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实行更加严格的能效、环保和安全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并逐步建立石化产业准入社会责任要求和标准;加快化工园区建设,按照“基地化、园区化”的原则优化石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以延伸石化产业链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柱,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销售为中心,立足宁波区位优势,统一规划建设。
2.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推进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对能耗大、污染重、效率差、土地占用多、经营困难的企业,鼓励各类企业重组并购进入化工园区发展,推动相关石化企业基础设施共享、产品互供,推进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鼓励优质规模大企业对其重组兼并,扩大品牌、标准、专利的规模化的生产;对可能产生债务风险的企业,金融部门要主动服务,鼓励支持其它企业重组并购,并帮助争取减免不良贷款,以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服务的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对上述三类企业兼并重组,免除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重组兼并过程中产生的一方新增财力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各产权交易部门,要简化手续,优化服务,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