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百政办发〔2009〕84号 |
颁布日期:2009-06-15 | 失效日期: |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百政办发〔2009〕8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百色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百色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因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发生和调查的状况,编制本方案。
一、2009年度全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以往的气象情况分析,2009年汛期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由于我市大部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密切,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主要在5月上旬至9月下旬。
(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及范围。
我市地处云贵高原前沿,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地形上北部和南部均为山地,中部的右江河谷为断陷盆地;地势上总体为北西高南东低。主要地貌类型有岩溶地貌和非岩溶地貌两类,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地貌有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和峰林谷地,碎屑岩地区的地貌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山地,在右江河谷为河流冲积阶地地貌。
我市辖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活动强烈。在构造运动、各种外应力的长期侵蚀、溶蚀风化和搬运堆积作用下,地形切割比较强烈,土层厚度大,结构松散,地质环境脆弱,人为破坏地质环境没有及时进行有效防护,在降雨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工程建设项目增多,山区农村削坡建房增加,加上历史积累以及气候变化大等原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可能性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特点和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划分我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地段如下:
1.平果至那坡危岩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的碳酸盐岩分布区,该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碳酸盐岩裸露,岩溶发育,山体植被较差,部分地区石漠化严重,山势陡峻,岩体比较破碎,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危岩体分布较多,受降雨、雷击、爆破振动、植物根劈等的作用,易发生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潜在的危害严重。区内碎屑岩分布的地段,岩体表面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大,在人为活动强烈、人为破坏地质环境强度较大的地带,受强降雨等的影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局部的山区还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
2.凌云至乐业危岩崩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右江区、凌云县、乐业县的碳酸盐岩分布区,该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碳酸盐岩裸露,岩溶发育,山体植被较差,部分地区石漠化严重,山势陡峻,岩体比较破碎,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危岩体分布较多,受降雨、雷击、爆破振动、植物根劈等的作用,易发生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潜在的危害严重。区内碎屑岩分布的地段,岩体表面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大,在人为活动强烈、人为破坏地质环境强度较大的地带,受强降雨等的影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局部的山区还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
3.田阳至隆林、西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包括右江区、西林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田阳县、田东县等碎屑岩分布区,该区域地形切割较深,坡度陡,高差大,植被破坏严重,断裂构造发育,岩石破碎,风化强烈,风化层厚度大,破坏地质环境的活动强烈,受强降雨等的影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规模较大,危害程度大。
4.右江河谷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位于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右江区辖区的右江两岸,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经济繁荣,为百色市的主要经济区。地形平缓开阔,现状发生的地质灾害较少。在丘陵地带,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段,形成一些不稳定斜坡,受强降雨等的影响,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但规模相对较小。在河流阶地一带,主要发生的灾害以河岸崩塌、滑坡为主,在煤矿开采区容易发生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5.南昆铁路、坛百高速公路、百隆高速公路、百色水利枢纽、百色至乐业二级旅游公路、百色至西林二级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和交通干线的高陡人工边坡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灾害种类主要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隐患存在的主要类型。
百色市地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和峰林谷地、中山、低山、丘陵山地、河流冲积阶地等地貌区,地形起伏大,地势上为北西高南东低;分布的地层有第四系、下第三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以及寒武系,岩性主要有碎屑岩、碳酸盐岩、侵入岩以及松散冲洪积层等,其中以碎屑岩分布最广,约占全市面积的50%左右;地质构造发育,各种性质的断裂遍及全市;随着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因此,百色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尤其汛期更为显著。据统计,全市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2271处,其中崩塌1394处,滑坡647处,不稳定斜坡104处,其他126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膨胀土胀缩、水土流失等,分布于全市各县(区),受威胁人数达7.5万人,潜在经济损失超4.2亿元。
(四)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状况。
据调查,目前我市存在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96处,受威胁人数超过1.8万人,潜在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这些隐患点虽然开展了群测群防工作,但未能实施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其中大部分隐患点正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在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的影响下,可能形成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尽快开展治理或组织搬迁避让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预防对策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是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组织研究,周密部署,亲自督促检查,抓好各项防灾制度措施的落实。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辖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诱发因素,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控制”的原则,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制定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灾害易发区域、时段和隐患点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具体的防范意见和防灾减灾措施。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协调指挥部各组成机构工作,组建应急分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在发生中型以上地质灾害(因灾死亡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时,灾害发生地县(区)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灾情报告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及市国土资源局,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三)各司其职,加强协调与合作。
1.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作用,完善巡查、监测制度及加强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工作。要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随时接受群众报灾。发生灾害,要及时、准确上报灾情,并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调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应急处理,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
2.气象、防汛部门要认真做好雨情、水情的分析预测工作,及时作出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并将信息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遇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关方面和群众,尽最大努力防止和减少灾害发生。防汛部门还要负责制定境内水利设施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组织实施。
3.建设部门要全面掌握灾害易发生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审批和建设管理。凡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
4.民政部门要做好灾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确保灾民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医治。
5.财政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年度预算,安排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救助工作。
6.经济主管部门要督促所管辖的矿山企业加强对尾矿库、废渣堆放点、采场和采空区的巡查及监测,特别要防止采空区、采场的高边坡、满载的尾矿库和废渣堆放点因暴雨等因素诱发灾害,确保矿区及下游群众安全。
7.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对旅游区(点)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山区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组织实施,确保游客安全。
8.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交通干线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组织实施,确保旅客及车辆安全。要组织有关单位对公路沿线进行地质灾害点排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同时,在灾害隐患路段设立警戒牌,提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对于公路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和不稳定斜坡,责成建设单位及时治理。
(四)加强防护,确保重点工程及交通干线的安全。
加强水利、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要注意高陡边坡区、硐室开挖区及深基坑开挖的施工安全,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做好百色水利枢纽、那吉水利枢纽、坛百高速公路、百隆高速公路、南昆铁路、百色至乐业二级旅游公路、百色至西林二级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巡查、排查和监测工作,落实防治措施,加强工程防护。
(五)加强搬迁与治理力度。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做好地质灾害治理的经济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实施治理工程。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农户的搬迁避让工作。尽最大努力排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对本辖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进行排查,明确各隐患点的责任人员和监测人员,层层落实防灾应急预案和群测群防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灾害发生。对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理。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划定警戒区域,予以公告,并在警戒区域边界设立明显的警示牌,加强监测,出现险情及时组织危险区内的居民和人员搬迁、撤离。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
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的力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台、新闻网站等,采取播放专题片、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防灾救灾常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
附件:百色市2009年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