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法规 > 其他类 > 损害赔偿 > 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颁布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政府 文号:吴政发〔2006〕70号
颁布日期:2006-09-18 失效日期:
效力级别:地方法规及地方人大文件

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吴政发〔2006〕70号2006年9月18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市区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各企业:

《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九月十八日

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一五”及未来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我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市现代化建设和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十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政府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2%和53%。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共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技成果127项,科技进步奖44项,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率达到92%,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1%。累计申请专利329项,已获授权272项,专利技术整体实施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2%,畜禽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9%,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8项,开发各种新产品40余个,创自治区名牌产品22个。乳品、化工、生物发酵等生产技术已达到全区先进水平,仪表、试验机、智能调节阀、电解铝等产品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市、县(市、区)党政机关推广应用了电子政务。公安、教育、卫生、税务等行业信息化处于全区领先水平,市公安局利通分局“金盾网”软件系统,公安部已向全国11个省的公安系统推广。部分县(市、区)建立并开通农业“110”,全市有40%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站。市区“利通农业网”成为全区最具影响的农业信息中心,得到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有18家企业应用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夏进公司开发应用ERP分销管理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能。吴忠仪表集团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之一。

——科技发展基础条件逐步改善。以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带动了148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快了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加快工业化进程,建设了7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其中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宁兰垦牧科技服务中心专家大院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建设示范单位;吴忠仪表技术开发中心被列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夏进、万胜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企业一线进行创业。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9名,实施科技创业项目178项,推广种养加新技术150多项,引进新品种100多个,培训农民近5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建立利益共同体的科技特派员受益,实现了双赢。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历史使命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还没有形成;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等,很大程度制约了科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我市将面临着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型产业的双重使命,面临着改变相对滞后状况、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双重要求。要按照市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快太阳山等七个工业园区发展、壮大能源电力等五个支柱产业和奶产业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煤炭加工等三大经济循环链,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减少一些关键产业领域存在的对外技术依赖,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带动全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加大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为建设“经济发展又快又好,滨河回乡特色明显”的新吴忠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坚持把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再造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

(三)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与科技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和支持,科技发展要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使经济与科技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和主导力量。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科技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与保证重点相结合。树立全局观念,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多方面需求的同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把加快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杠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得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的宏观环境显著改善;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群,整体科技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7%和58%。

具体目标:

——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新的突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科技型企业60家、自治区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7家。新建2—3个博士后工作站,新认定2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取6—8家进入自治区级行列,2—3家进入国家级行列。校企联建1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新建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达到西部先进水平。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畜禽品种改良普及率达到85%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85%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灌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耕、播、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灌区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社会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人口与健康、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化发展等方面的科技发展取得新进展,人民健康水平、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市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态与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市研发(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和1%;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

四、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加强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实现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在继续提升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重大共性技术的应用推广,加快对有色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加工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壮大经济势力。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善和创新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实施农民科技培训、科技特派员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创新五大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强优质粮食、林果、蔬菜、畜禽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加强科技攻关和创新,着力解决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畜禽健康高效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和污染治理技术及先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推进社会事业的科技进步。重点推广应用人口控制、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传染病的预警与控制技术以及食品、药品饮水安全与监测技术,为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快教育、金融保险、商贸流通、公检法司、公共安全等领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城市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为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加大对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循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推广力度,构建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

(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培植保护并重,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在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的基础上,解决生态与环境中的重大关健技术问题,加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科技创新,紧紧围绕我市加工业三大循环链,加大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五、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围绕“十一五”吴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确定我市“十一五”和今后一段时间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一)能源电力

发展思路:以太阳山工业园区和青铜峡新材料基地为重点,大力引进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火力、风力发电和电力输配新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的煤炭开采技术;引进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降耗关键技术和废渣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为能源电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

1、煤炭开采与煤矿安全

引进开发煤炭开采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和井下抽放瓦斯及煤层气资源利用技术;开发适用于我市煤炭开采环境的煤矿突发性灾害监测及预防安全信息管理等技术;开发清洁煤生产应用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2、清洁火电生产及先进电力输送

引进推广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污染火电技术和设备、洁净煤燃烧新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和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引进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

3、新能源开发

重点开发应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推广示范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引进应用煤炭间接液化、气化技术。

4、高效节能

重点推广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关键技术、高效燃烧技术以及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新型节能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以及节油新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二)新材料

发展思路:引进和开发铝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引进高效、清洁的新型镁及镁合金、石膏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技术,推动铝镁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发展。

优先主题:

5、铝及铝合金

重点开发应用铝电解槽工艺控制技术;提高铝电解槽寿命的综合技术;铝合金型材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铝及铝合金产业链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技术。

6、镁及镁合金

重点引进应用金属镁及镁合金先进生产工艺及新型装备,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引进吸收大型镁合金坯料生产及加工技术、高品质压铸镁合金规模化生产技术及高强、高韧、耐热、抗蠕变镁合金生产技术。

7、新型石膏材料

联合开发粉刷石膏、高强石膏粉和石膏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引进特种石膏粉生产新技术,以及磷石膏和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机械仪表

发展思路:大幅度提升我市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仪器仪表、机械制造、机械加工的集成能力,推动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升级,提升机械仪表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优先主题:

8、制造业信息化

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步伐,大力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分析)、PDM(产品数据管理)、ERP(资源计划管理)等技术,引进推广精益生产、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等先进技术。

9、自动化仪表

重点开发符合现场总线控制调节阀,数字化、智能化、模块技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开发大型超临界、亚临界火电机组用高温、高压和大压差环境下的智能型特种执行器制造技术和高精度、多功能、环保型的智能化调节阀技术。

10、数控机床

重点引进应用数控机床的最优化生产成线技术。开展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外观造型技术、模块化设计技术、直流电机等关健技术的引进、集成和应用。

11、试验机及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

重点研制电子式蠕变及持久强度试验机,研究开发HBXMD—3000电子式满量程多方位数显布氏硬度计。集成电脑技术、软件技术,研发汽车总线系统、汽压及液压智能化ABS。

(四)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

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回族之乡”的文化品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延长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链。形成饲草料生产—牛羊养殖—清真牛羊肉、奶制品、皮毛绒加工的现代化产业链。研究开发穆斯林用品新产品,促其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

优先主题:

12、清真肉食品加工

研究开发清真肉食系列产品、清真方便食品和穆斯林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应用牛羊和家禽深加工、精加工及保鲜贮运技术,应用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质量管理规程;引进消化吸收现代装备和加工技术,提高清真食品加工企业的工业化程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粮油加工

重点开发研制胡麻油、花生油、豆油、葵花油、菜籽油、枸杞籽油等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好的新产品;消化吸收引进的面粉、大米加工技术与装备,提高自动化控制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优势。

14、乳制品深加工

重点研究开发乳制品新产品、系列产品和特色产品,推广应用乳品保鲜贮运加工新技术,提高夏进、红果等骨干企业的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

15、穆斯林用品

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万绨旎、通达、雄鹰皮草等企业穆斯林用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研究开发穆斯林饰品、日用品、工艺纪念品等系列用品。

(五)生物发酵及制药

发展思路:大幅提升生物发酵行业的菌种生产与发酵工艺技术水平,研究和推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发酵行业的生物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新产品,推动生物发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以甘草、苦豆子为原料的新药、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建成全区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

优先主题:

16、生物发酵新产品

在提高玉米淀粉综合利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开发氨基酸系列新产品。研究开发玉米黄色素、小肽蛋白、低聚糖果胶提取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17、废渣废水综合利用

推广应用废渣废水中的有效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水治理与水循环利用技术。

18、中药材加工和新药开发

重点推广大宗和道地中药材加工技术,应用药理分析、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开发新药创制关键技术。

(六)优势特色农业

发展思路:围绕奶牛、肉牛、肉羊、滩羊、水稻、小麦、玉米、高酸苹果、设施蔬菜、酿酒葡萄、马铃薯、西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研究解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配套技术;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大幅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水平,推动优势特色农业发展。

优先主题:

19、农作物、经济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围绕优势特色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安全、高效生产,建立和制定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规范、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20、动植物优良新品种改良与引进示范推广

重点开展奶牛、肉牛、肉羊品种改良和繁育综合配套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水稻、小麦、玉米、高酸苹果、酿酒葡萄、马铃薯、西瓜等新品种。

21、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保鲜贮运

重点开发主要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鲜活农产品保鲜贮运技术、葡萄酒发酵工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22、畜禽健康高效养殖和疫病防控

重点推广应用畜禽优质、高效饲料和集约化、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秸杆养畜技术,畜禽疫病早期诊断和免疫防治配套技术,形成标准化技术体系。

23、现代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全程机械化无害化清洁生产技术,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服务为主的现代农业技术,加强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农机具的研究开发。

(七)资源与环境

发展思路:示范推广资源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优先主题:

24、自然资源开发及高效利用

重点应用矿产资源无废开采综合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矿山灾害评价和预警技术,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建立工业节水、城市节水和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引进应用先进节水配套设备和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5、循环经济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冶金、电力、煤炭、生物发酵、酿造、电石和乳品、牛羊肉、果品加工等清洁生产、水循环、高效节能、清洁燃烧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与工艺。

26、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防治

推广应用区域性水污染、高耗能产业大气复合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土壤复合污染治理技术,建立主要污染物监测和总量控制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建立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和综合整治管理体系,引进推广新的污染防治技术。

(八)人口与健康

发展思路:重点研究开发优生优育、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中医药开发、药品食品安全监测等技术,为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

27、安全节育与重大疾病防治

重点推广应用安全节育新技术、适用新型节育技术和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疗技术。建立和完善重大疫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28、药品、食品、饮水安全

引进有害有毒物质的快速测定技术,建立和完善药品、食品、饮用水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技术体系。

六、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特色优势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取得突破,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确定重大科技专项的原则:一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对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问题;四是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按照上述原则,确定12个重大科技专项。

(一)铝镁产业专项

目标:围绕铝产业和金属镁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铝镁冶炼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及污染物减排、控排技术为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产品。申请一批国家发明专利,余热利用率达到75%,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

任务:开展铝电解先进工艺制备技术及高端产品研究,着力攻克大型预焙电解槽综合成套技术、预焙阳极焙烧技术、综合提高电解槽寿命技术、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和铝产品深加工工艺技术。开展清洁镁合金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重点攻克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镁还原工段上的应用、废焦炉煤气在炼镁过程中的集中处理和使用、废镁回收、还原渣综合利用、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等技术。

(二)煤炭资源转化专项

目标:围绕我市煤炭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攻关,突破一批煤炭液化、煤化工下游产品生产工艺等技术,开发出一批炭基材料新产品,拉长煤炭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煤炭产业附加值,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使我市煤炭资源转化工艺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任务:针对我市煤种特点,开展引进煤炭液化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煤炭液化产业化成熟配套工艺;开展炭基材料先进工艺制备技术及高端产品研发,在煤炭及相关产业推广应用多联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转化率,煤化工生产技术水平。

(三)生物发酵产业专项

目标:重点推动生物发酵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使发酵单位、发酵指数、生产指数、总收率等技术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染菌率、原料消耗、能耗、水耗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10—20%。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新工艺、新技术。

任务:开展玉米淀粉液化和糖化最佳工艺条件、食品和药品发酵工艺重要任务优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新型分离纯化设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示范,攻克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新技术,形成高浓度液化制糖清洁生产新工艺,提高生物发酵产业的技术水平。

(四)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新产品开发专项

目标:建立清真肉食品、回族传统面食品、清真保健食品、清真饮料加工技术标准,开发清真食品新产品15个;开发穆斯林用品新产品20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穆斯林品牌。为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创建“中国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任务:建立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研发中心,提高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研发能力。开展清真冷鲜牛羊肉、高档分割牛羊肉、微波牛羊肉、发酵牛羊肉、牛羊肉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加工技术标准,开发新产品。推广牛羊肉加工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质量管理规程(HACCP)。建立基于冷链系统的牛羊肉制品保鲜、贮运、配送质量管理模式。开发回族传统面食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工艺,清真保健品、清真饮料和清真粮油“专、精、特”新产品。研究开发穆斯林用品饰品、日用品、工艺纪念品等产品。建立较高科技含量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集群。

(五)工业领域行业循环经济示范应用技术专项

目标:以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余热回收利用为重点,选择3—5个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集成创新,开展循环经济示范,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使万元产值能源指标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任务:集成开发和推广煤碳加工、铁合金冶炼、电石矿热炉烟气治理、余热利用及节能生产技术;造纸、生物发酵、精细化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废水处理回收利用技术,延长产品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废弃物污染,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六)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专项

目标:围绕市委、政府的工作战略重点,搭建工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工业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园区和企业间信息集成与共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任务:建设具有工业园区特色的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建立园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基于网络的办公、管理、服务和宣传功能;实现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用户管理功能;鼓励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和共性技术应用服务功能。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集成和配置,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优质粮食、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专项

目标:引进、推广粮食、蔬菜优良品种,实现粮食、蔬菜品种的优良化、专用化。集成、推广水稻节水、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制定技术规范。优化、完善、推广冬麦北移技术及其配套的间复套种模式。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培育蔬菜品牌。

任务:引进、示范、推广水稻、小麦优良品种、玉米专用品种、蔬菜新品种。优化推广水稻节水栽培、简约栽培、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冬麦北移技术和专用玉米定向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优化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日光温室蔬菜环境调控技术,并集成推广。研究、示范粮食、蔬菜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智能农业专家系统。

(八)奶业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专项

目标:建立优质良种奶牛核心群和奶牛数据中心;制定高产奶牛分段饲养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规程;建立奶牛养殖园区主要疫病早期诊断防治、监测技术体系,制定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程;建立奶牛养殖园区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使成年母牛年均产奶量达6500—7000公斤。

任务:在奶牛园区引进全混合日粮加工机械,结合饲草料综合加工利用开发,研究开发高产奶牛分段饲养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及最佳方案;制定配套管理技术规范;建立系谱档案,集成示范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型线性鉴定技术、性控繁育技术,建立奶牛养殖园区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完善疫病监测系统和防控服务体系,使奶牛重大疫病发生、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开展技术攻关,攻克疑难病症,提高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愈率。

(九)酿酒葡萄种植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专项

目标:引进推广优质抗寒品种,建立酿酒葡萄1000公斤的优质高效均衡生产技术体系、研发酿酒葡萄生态建园模式及快速培肥配套技术,制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建立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任务:针对土壤和生态特点,引进适宜立地条件的优质品种,推广应用优质苗木无毒化快繁技术、冻害防治的综合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原料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

(十)干旱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专项

目标:重点在干旱地带,选育出抗旱、高产的菜用型品种1—2个,引进高产优质加工型品种3—5个;引进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制定配套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种薯脱毒快繁生技术规程。建立马铃薯轮作制度技术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建立自然降水和养分高效利用种植模式,制定覆膜节水技术规范。

任务:应用常规杂交育种和生物工程辅助育种技术,培育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推广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完善脱毒种苗、病毒检测、种薯生产质量检测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推广不同生态条件的马铃薯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马铃薯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和化肥养分利用技术,研究推广马铃薯窖藏保鲜技术、淀粉加工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

(十一)滩羊、肉羊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专项

目标:保护滩羊种质资源,选育滩羊优良品种,优化肉羊杂交改良技术,提高滩羊的综合生产、经济性能和肉羊繁育效率;分别建立滩羊和肉羊健康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制定肉羊舍饲技术、高效健康养殖与防疫、饲草料加工调制与贮藏技术规范,为做大做强羊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任务:开展滩羊特有种质资源和遗传规律、滩羊本品种选育和提高滩羊生产能力的研究,采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研究滩羊主要生产性能控制,选育滩羊皮毛肉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和多胎品系,推广快速繁育技术,实现一年两产,一产多胎。优化肉羊三元杂交改良技术路线,减化杂改程序,提高繁育效率。加快推广三元杂交技术,集成、推广滩羊、肉羊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和羊饲料加工调制贮藏技术。推广“分户饲养繁殖、羔羊集中育肥”高效养殖模式,分别建立滩羊、肉羊现代养殖技术示范区。

(十二)中药材产业专项

目标:按照GAP要求规范,建立大宗中药材栽培技术体系和种子、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甘草、苦豆子等重点道地药材试验示范基地;引进适合立地条件种植的优质新品种;完善病虫害防治和预测监测体系。

任务:引进大宗中药材新品种,推广应用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质量控制与产量相结合的栽培技术、水肥调控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及预测预报技术、药材质量监测技术、中药材产品的粗加工技术,按照种子及种苗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建立大宗、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体系。

七、主要对策措施

(一)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的技术中心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整合科技资源,发挥优势,共同攻关,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中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科技服务的领域。进一步创新科技特派员创业机制,完善以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新成果新技术的孵化和幅射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技培训体系、农业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建立以优势特色产业和园区为主体的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大科技投入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鼓励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增加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政府利用政策引导、设立基金、贴息等形式,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多渠道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投入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到2010年,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和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企业、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1%、2%、3%、4%以上。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体现科技人才价值的年薪制、项目收益分配制等多种形式的薪酬制度。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创新人才基地,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和凝聚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造就一批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培养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

(四)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形成适应我市科技创新与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积极开拓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完善与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联合创新信息平台、培训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创建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整合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科技数据,实现共享;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专利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提供支撑。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制定专利技术产业化扶植政策,在科技立项、贷款贴息、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市财政建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重点资助发明专利,扶持有前景的专利实现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普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形成优势产业优势标准。引导、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经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促进科技进步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自主创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吴忠市自主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下,层层负责,把自主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立科技创新考核机制,将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以高新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政策落实等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和奖励,激励全市人民和各行各业为建设创新型吴忠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吴忠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刑事诉讼专家律师

肖本岗 业务水平指数:99 律咖推荐指数:90 业务咨询人数: 116

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专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法律需求研究及解决方案设计。针对企业的股权运用、股权设计、股权融资以及股权交易等研究,并且擅长于提炼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法律规则平衡解决企业交易模式问题。

电话咨询

优质服务

用真心换诚信,优质服务

权威法律顾问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权威建议

律师资质认证

律师100%实名审核

不间断回复

7*24小时不间断律师回复提醒

一站式服务

找、问、查、委托一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