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 | 文号:巴府发〔2011〕7号 |
颁布日期:2011-03-29 | 失效日期: |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 |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的意见
巴府发〔201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产业为支撑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有效挖掘水资源潜力,积极对接大交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水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发展水产业在助农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市水面资源丰富,水质状况较好,宜渔水面80余万亩,可开发利用水域滩涂120万亩,宜渔稻田近40万亩。水生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有鱼类100多种,其中珍稀和特有鱼类20多种。目前,我市水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总量少、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全市可养殖水面的利用率仅为29.6%,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14公斤,渔业总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5%。随着我市区域交通枢纽格局的逐步形成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必将为水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市水产业的发展现状、巨大潜力和在助农增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力度,强力推进,把水产业作为我市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明确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全市水产渔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渔)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天然水域、水利工程水质无水产养殖污染为前提,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实施渔业“12345”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8.5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水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60元。其中,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00万元,休闲渔业及观赏渔业产销值达到1亿元,无公害水产品达到100%;建成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渔)户达到50%以上;各县(区)力争在2012年建成1-2个500亩以上的连片水产养殖基地,建成10个水产专业村。
三、突出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产业要实施“12345”工程,即:建设一批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完成“两大目标”任务(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确保水产业助农增收),建设“三大养殖园区”(新农村池、塘、田水产养殖园区,双江〈通江、南江〉冷水鱼养殖园区,天然水产养殖园区),实施“四大生态养殖”(水库、池塘、江河、稻田生态养殖),抓好“五大体系”建设(苗种培育、技术推广、质量监测、渔政执法、职工队伍体系)。
(一)科学规划,建设园区
1.农村池、塘、田水产养殖园区。各县(区)要在现有水产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囤水田、蓄水池和水利工程水面,大力发展泥鳅、黄鳝、甲鱼、鲫鱼等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和“休闲渔业”。力争在近两年内分别建立3-5个特色水产养殖园区、名优水产养殖园区、生态渔业养殖园区、休闲渔业养殖园区,以水产园区为龙头,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生产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2.双江(通江、南江)冷水鱼养殖园区。充分开发通江、南江冷水资源,发展集约化虹鳟、大鲵、裂腹鱼、鲟鱼等养殖,力争在2012年前,两县分别建成1-2个年产30吨规模的冷水鱼类生产园区。
3.天然水产养殖园区。通过科学开发巴河、通江河大水面和宜渔水域滩涂,发展净化水质的河道式天然渔场,建立鲤、鲢、鳙鱼、大口鲶等经济鱼类为主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打造“枣林鱼”、“三江鱼”、“白衣鱼”、“化湖鱼”品牌。大水面养殖年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
(二)整合资金,多元投入
把加快水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大渔业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宜渔水面。县(区)财政每年要安排水产专项发展补助资金,鼓励引导农(渔)民积极投资投劳,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制定发展水产业的优惠政策,引进有实力、懂技术、会经营的业主到园区发展。依托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利用新的信贷服务方式、新的贷款担保抵押方式和新的金融服务政策,积极搞好信贷协调,帮助养殖户融投资,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科技支撑,保证质量
大力实施水产业科技入户工程,健全水产新技术推广体系,开展“万人渔业科技培训”活动,培养养殖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大力推广普及渔业科技知识,为实现“一县一品”、“一村一品”、“一鱼一产业”的目标提供技术保障。积极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把推广水产科技新成果与建立高产、高效的水产示范区结合起来,通过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导向作用,扩大先进科技成果的辐射面,发挥科技在水产业增产增效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培训,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输送到水产养殖单位和千家万户,努力降低水产病虫害给渔农带来的经济损失。到2015年,全市渔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四)加强对接,拓展市场
加强与重庆、西安、成都等大市场的对接和衔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水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养殖规模,满足市场需求。加强水产品供销体系建设,加强水产专业协会和运销大户培植力度,采取建立专业批发市场、产销直挂、配送销售、订单渔业、网上销售等现代市场营销方式,不断拓展市场流通渠道,促进产销衔接,为加快推进我市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市场。
四、落实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加强水产业发展的组织化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渔)民专合组织建设,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和“大园区+小业主”等生产模式,注重企业、业主、专合组织、农民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进的企业、业主对农(渔)民增收有带动辐射作用,不会因政策引导、工作引导不当把农(渔)民“挤”出市场。
(二)强化监管,依法兴渔
深入宣传贯彻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渔业法制意识,强化渔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严禁施肥养鱼和控制网箱养殖规模。渔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将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秩序行为,严格实行水产品渔药、渔饲料、渔机具、水生动植物等检验检疫制度。对大水域和河流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和常年人工放流制度,依法征收渔业资源增殖费,保持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渔业资源造成影响的水下工程作业,积极开展渔业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水生态平衡。
(三)加强领导,逗硬奖惩
各地要把加快水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及时研究新形势、新情况,切实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要成立以分管县(区)长为组长的“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牵头抓好本县(区)的水产业发展。要进一步重视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和渔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编制和人员。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水产业发展的考核奖惩办法,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水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产业发展的意见”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律咖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果本公司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